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严嵩宋朝帽子,以及严嵩的帽子是否九龙冠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录
[One]、严嵩的帽子是否九龙冠
〖One〗、严嵩(1480年3月3日-1567年),字惟中,号介溪,又号勉庵,袁州府分宜(今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县)人,祖籍福建邵武,出身于匠户家庭。明代嘉靖年间权臣,官至内阁首辅、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
〖Two〗、严嵩从小天赋异禀,19岁时乡试中举,孝宗弘治十八年(1505年)中进士时年仅25岁。正德二年(1507)授翰林院编修。次年因病回家,达10年之久。正德十一年(1516)复任翰林院编修。嘉靖十五年(1536)严嵩受到同乡夏言的提携,接任礼部尚书。之后进入了内阁。嘉靖二十七年(1548)诬害夏言,再任内阁首辅,专擅国政近十五年之久。严嵩的晚景悲凉,晚年因事激怒嘉靖帝,勒令致仕,其子严世蕃案发因贪赃枉法,被以私通倭寇罪诛杀,再加上御史弹劾、首辅徐玠等人陷构,严嵩黜官抄家。回原籍后靠乞讨为生,寄食墓舍。隆庆元年(1567),严嵩卒,享年八十七岁,既无棺木下葬,更没有前去吊唁的人。
[Two]、严嵩的晚年为何凄惨
严嵩作为明朝六大奸臣之一,权倾一时,在嘉靖年间呼风唤雨二十年,晚年却贫穷疾病而死,不可谓不悲也。究其晚年凄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其一,多行不义必自毙。严嵩的发迹史称得上是眛着良心做人和做事的典范。他善于奉迎与钻营,溜须拍马而后小人得志趾高气扬。大明朝嘉靖年间名扬天下的"大礼教事件。群臣俱反对,连那位拥立嘉靖皇帝有大功的首辅杨廷和也被贬为平民。唯独这位仁兄投了赞成票。这一子开启了他的升迁之路,连升几级,一下子成为炙手可热的人物。高位之下,这位红人那膨胀的心再也按捺不住了。他陷害忠良,营私结党,他和他的儿子严世蕃开始贪婪地搜刮着天下财富,甚至于富可敌国。他们生活奢糜,每天醉死梦生。他们的嚣张气焰,他们的倒行逆施损害了多少人的利益,又得罪了多少人。不是不报,时候未到。终于,因为一个道士的一句话,严嵩开始了他的恶梦。被抄家,被勒令退休,儿子被抓,然后被杀。眨眼间严嵩头顶上风雷滚滚,波涛汹涌。一个权倾朝野二十年的权贵最后在一个小山村贫穷疾病而死。应了那句话一一天不藏奸。也就是多行不义必自毙。其次谁也逃不过新陈代谢这个历史规律。自古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严嵩太贪了。明明八十多了,老态龙钟,什么都没办法跟年轻人相比,皇帝也开始讨厌得不行。却还在那里硬撑着。如果这时候主动学习历史上那些大智慧的人激流勇退,告老还乡。嘉靖皇帝可能还给他一个美满的结局。严嵩自信得有点过头,悲剧的发生也就不可避免了。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