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宋朝嫁女高嫁妆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宋朝男女几岁婚嫁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本文目录
[One]、描写女子的嫁妆的诗句
〖One〗、人们常用“良田千亩,十里红妆”形容嫁妆的丰厚。
〖Two〗、《十里红妆·女儿梦》——何晓道
〖Three〗、待你青丝绾正,铺十里红妆可愿。
〖Four〗、待你青丝绾正,笑看君怀她笑颜。
〖Five〗、时待我发齐腰长,愿与梦郎诉衷肠。
〖Six〗、半生缠绵报君享,此情绵绵意长长。
〖Seven〗、时待我发齐腰长,轻舞霓裳意飞扬。
〖Eight〗、襄王神女应无恙,邓山云雨梦得偿。
〖Nine〗、时待我发齐腰长,红颜老去珠也黄。
〖Ten〗、秋风萧瑟雁南去,菊花半残泪成行。
1〖One〗、时待我发齐腰长,前尘渺渺路茫茫。
1〖Two〗、花月青云随风去,此别残生梦断肠。
1〖Three〗、时待我发齐腰长,银汉迢迢遥相望。
1〖Four〗、此别江湖路渺渺,回眸—目来生怅。
1〖Five〗、时待我发齐腰长,轻车彩墙玉女靓。
1〖Six〗、但叹流年似水过,朱颜逝去青灯凉。
1〖Seven〗、时待我发齐腰长,平生夙.愿镜中赏。
1〖Eight〗、三千烦恼终将去,我将我心葬江洋。
[Two]、宋朝男女几岁婚嫁
宋朝也遵循历朝历代促进人口增长的方法,规定男子年1〖Five〗、女子年13(后来修改为16和14)要成婚。但实际上,宋朝男子的平均结婚年龄是24.2岁(最大的一例是36岁),女子是17.7岁(最大的一例是27岁)。
与汉朝、唐朝相比,这个平均结婚年龄明显偏大,按今天的话算,宋朝人绝对都是晚婚了。为什么宋朝人结婚晚呢?主要有三个原因。
也许有人会问,理学跟晚婚有何关系?有很大关系,因为理学提倡禁欲主义,而宋朝恰恰是理学兴起和繁盛的时期,男女之间不再像唐朝那样开放,甚至一度取消了官方相亲大会。
宋朝另一大特点是高度繁荣的文化,与此相对应的就是科举考试的人越来越多。热衷于仕途的男子为了考中进士,普遍都晚婚甚至不婚。
比如当时一位叫韩南的考生,考中进士时已经73岁。当媒人上门说媒时,他还写了一首诗自嘲:“媒人却问余年纪,四十年前三十三。”而据《宋史》记载,宋朝的诸多大臣结婚年龄都在30以后了。
这个原因或许到今天也是很多人感同身受的。宋朝人好面子,男女成婚,男方要准备丰厚的聘礼和彩礼,女方这样准备嫁妆。所以,很多宋朝家庭就推迟了婚期,为的就是攒够彩礼,不失面子。
[Three]、王安石女儿嫁妆
〖One〗、嫁妆是乐晕锦,全称应该天下乐晕锦,就是灯笼纹锦!宋朝时流行!属于苏州生产的苏锦。
〖Two〗、据记载:王安石打算将小女嫁给自己的得意门生蔡卞。蔡卞是蔡京之弟,聪慧过人,13岁就考中进士,师从王安石,深受其赏识。王夫人吴氏因疼爱此女,就购置了昂贵的“天下乐晕锦”(即宋朝流行的灯笼纹锦)制成床帐来作为女儿的陪嫁。可是婚礼尚未举行,好事者已将其奢侈程度远播,小报告很快就传到宋神宗的耳朵。神宗于是问王安石:“爱卿作为一代大儒,怎能用如此贵重的锦帐嫁女儿?”王安石方才恍然大悟:自己被夫人“摆了一道”,于是赶紧将锦帐献给汴京名刹开宝寺,用作福胜阁佛帐的艺术装饰,并于第二天向皇帝谢罪。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