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宋朝猛将排名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赵匡胤手下大将武力排名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本文目录
[One]、赵匡胤手下大将武力排名
赵匡胤是北宋的第一个皇帝,也是北宋的建立者,赵匡胤手下名将云集,最有名的是北宋开国元勋高坏德,高怀德也是北宋初期最著名的武将,第二是石守信,第三是曹彬,第四是李处耕
[Two]、岳飞手下大将依次排名前二十名会是哪些人
〖One〗、岳飞是宋朝抗金名将,其麾下的岳家军堪称当世无敌,在多次战争中屡破金军。金人有言:“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Two〗、岳飞自是勇猛无敌,其手下的也绝非等闲之辈。让我们来看看岳飞手下大将的排名。
〖Three〗、第一位是高宠。高宠的武力自然是不用质疑的,当之无愧排在第一。相传当年高宠了解到高宗被困牛头山,便去解救。路遇牛皋、郑怀和张奎三人,高宠一战便打败岳军三将堪称勇猛无敌。
〖Four〗、最令人记忆深刻的是高宠挑铁滑车。铁滑车重达上千斤,其冲力更是难以想象,但高宠竟将铁滑车从头顶挑过,并且一连挑翻十一辆,堪称举世无双。
〖Five〗、第二位是陆文龙。陆文龙早年是金兀术的养子,是宋军的死对头,直到后期被岳家军告知身世才投降宋朝。此人的武艺也堪称无敌于当世。
〖Six〗、陆文龙十七岁时便一人挑翻呼天保、呼天庆二将,令岳家军上下震动。随后一人力战岳云、张宪、严成方和何元庆四将不落下风,令人倾佩万分。
〖Seven〗、上面这两位是说岳全传中我认为比较厉害的两位,可惜的是历史上并不存在,下面我们来讲讲历史上的岳家军大将。
〖Eight〗、第三位张宪。张宪是岳家军的二号人物,更是岳飞北伐的得力干将。在岳飞攻打曹成时,曹成手下有位勇猛的将军叫杨再兴,堪称万人敌。
〖Nine〗、但是张宪更加勇猛,在追击曹成部时俘获杨再兴。张宪比较著名的战役当属大破宗弼,击破其八千金军,使得宗弼十二万人马望风而逃。
〖Ten〗、第四位王贵。王贵与张宪一样均是岳飞的左膀右臂,并且是岳飞的结拜兄弟。其早年跟随岳飞参军,在救援楚州、大破曹成、收复襄阳和北伐金军中立下赫赫战功。
1〖One〗、不过晚年岳飞遇害,其为了自保竟没有替岳飞申辩,被后人认为背叛岳飞。
1〖Two〗、第五位是岳云。岳云是岳飞之子,自幼与祖母一起生活,到了十二岁便参军报国。岳飞对他可以说是相当严格,在一次训练中岳云跌落下马。岳飞认为他平日偷懒便要将他斩首示众。
1〖Three〗、在众将劝说下免除死罪,但是打了100军棍。在颖昌之战中,岳云率部众在金军中来回冲杀数十次,人马皆融为血色。正是此战才有金兀术的那句感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1〖Four〗、第六位杨再兴。杨再兴原是曹成手下部将,后被张宪擒获归降岳飞。最著名的就是杨再兴商桥战死。在小商桥之战中,杨再兴单马独骑闯入金军,一连斩杀金军两千多人。最终寡不敌众,中箭身亡。
1〖Five〗、第七位牛皋。牛皋在入岳家军之前就以声名远播。其早年加入家乡的抗金义军,并生擒金军将领耶律马五。
1〖Six〗、入岳家军后更是所向披靡,为岳飞收复中原立下赫赫战功。可惜的是其在岳飞死后为秦桧所忌惮,并被秦桧毒死。
1〖Seven〗、第八第九位是徐庆和董先。我认为此二人武艺在伯仲之间。徐庆先后随岳飞破曹成,收复襄阳六郡,北伐时攻克淮宁府。
1〖Eight〗、而董先也是勇猛无比,其随王贵攻打唐州、蔡州,连战连捷,并且在颖昌之战中率军增援岳云攻破金军。
1〖Nine〗、第十位王俊。王俊是张宪的副手,虽有武艺,但为人奸猾狡诈。在岳飞被下狱之后,其竟带头诬告岳飞,辜负了岳飞对其一番栽培。
20、第十一位吉青。吉青原本是土匪头目,被岳飞招降后,成为岳家军主力战将。
2〖One〗、第十二位李道。其随岳飞收襄阳,克唐州,死后追封为太尉。
2〖Two〗、第十三位姚震。他是岳飞的娘家侄子,其天生力大无穷,是岳家军主力战将之一。
2〖Three〗、第〖Fourteen〗、位黄佐。其早年随杨幺起义,后归降岳飞。
2〖Four〗、第十五位傅选。光兴三年任岳家军统制,唐州一战其大破金军,缴获战马五千余匹。
2〖Five〗、第十六位寇成。寇成曾在横涧伏击金军大获全胜,后因触犯军规被岳飞撤职。
2〖Six〗、第十七位李宝。李宝是岳飞手下水军将领,其曾率军东海登陆大破金军。
2〖Seven〗、第十八位梁兴。梁兴早年自发组织抗金,后归顺宋朝,在岳飞手下任职。
2〖Eight〗、第十九位李山。李山归岳飞后,岳家军当时初具规模。其随张宪出兵临颍,大破金军六千余人。
2〖Nine〗、第二十位郝晸。他是岳飞军中副统制,随岳飞出兵北伐,收复西京
[Three]、赵匡胤演义中武将排名
潘美(925年-991年),字仲询,汉族,大名府人,北宋开国名将之一。潘美与宋太祖赵匡胤关系素来深厚,宋朝建立后,受到重用。李重进叛乱,太祖亲征,潘美为行营都监从征。
赵普(922年-992年),字则平。幽州蓟人,后徙居洛阳。五代至北宋初年著名政治家,北宋开国功臣。早年曾被刘词辟为从事,后担任赵匡胤(宋太祖)的掌书记。显德七年(960年),与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推翻后周,建立宋朝。
乾德二年(964年)拜相,协助赵匡胤削夺藩镇、罢禁军宿将兵权,实行更戍法、改革官制、制定守边防辽等许多重大措施。淳化三年(992年),赵普病逝,年七十一。
石守信(928~984年),字守信,开封浚仪(今河南开封市)人。北宋开国将领。初仕后周时,参与高平之战、淮南之战,累迁殿前都指挥使、义成军节度使,与赵匡胤结为异姓兄弟,成为“义社十兄弟”的成员。
北宋建立后,率军讨平李筠、李重进叛乱,出任马步军副侍卫都指挥使、侍卫亲军马步都指挥使等职。
李继勋(916年-977年),大名府元城(今河北大名东)人。北宋名将、宋太祖“义社十兄弟”之一。后汉末年,李继勋前往邺都(大名府)投奔郭威。后周初年,任殿前司散员都指挥使。
显德元年(954年)三月,李继勋参加高平之战,因功升任殿前都虞候,改虎捷右厢都指挥使,领永州防御使,十月,又升任侍卫步军都指挥使、领昭武军节度使。
沈义伦(909—987),因避太宗光义名讳而单名伦,字顺宜,开封太康(今属河南)人。北宋的开国功臣之一,在太祖和太宗两朝执掌财政大权,后任宰相。
范质(911年—964年),字文素,大名宗城(今河北邢台市威县)人。五代后周时期至北宋初年宰相。范质自幼好学,博学多闻。
后唐长兴四年(933年)登进士第,官至户部侍郎。后周建立后,历任兵部侍郎、枢密副使等职。显德六年(959年),周世宗病危,托孤于范质等人。获封萧国公。陈桥兵变后,范质与宰相王溥、魏仁浦被迫拥立赵匡胤为天子。曾举荐赵普、吕庆余、窦仪等人。
宋朝猛将排名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赵匡胤手下大将武力排名、宋朝猛将排名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