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唐朝东西方格局,以及唐朝是否施行民族分化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录
[One]、唐朝是否施行民族分化
〖One〗、唐朝的政策是无番汉之别唐朝对于少数族族人才大胆地予以重用。如阿史那社尔、契苾何力、黑齿常之、李谨行等都深受重用,有的还成了驸马。开元、天宝之际、少数族族将帅甚至成了唐军主力。安禄山、哥舒翰还晋升为王爵。这类现象在其他王朝是绝对见不到的在今天的中国也绝对见不到实权少数民族高官。
〖Two〗、唐帝国对人才持开放的策略,在唐帝国前期,不单是突厥、匈奴、鲜卑、西域、高句丽、吐蕃等这些民族人才为帝国所用,连日本大食的人才也可以在帝国的政府做官,这些人才使用政策之开放性、开明性都是其他王朝所不能比拟,似乎现今的中国也没有外国人在政府做官的现象。
〖Three〗、也正是这样开明的民族政策,开放的人才策略,将当时东亚以及中亚地区的人才引进到唐帝国的庞大统治机构中来,使得唐帝国前期能够在其辽阔的疆域里人尽其材、物尽其用,在短短百年的时间里塑造出一个疆土广阔、民族众多,世界上最富足、强盛的大帝国,与后来崛起的阿拉伯帝国对峙于东西方。也只有唐帝国这种开明的民族政策——一种只论能力,毫无民族歧视的人才政策,才能够创造出中国古代史尚最为辉煌、壮丽的盛世帝国。
[Two]、古代中西方基层社会治理的差异
〖One〗、西方是契约社会,合同社会。这一点在威尼斯商人有所体现。因此重视合同和法律,强调合同的履行性。
〖Two〗、中国社会是人治社会。强调人无信不立,强调名声,个人道德修养,哪怕一个人富可敌国,但是如果没有公德心也会遭人唾弃,宋代以后,由于科举制度(唐代科举制度还无法动摇士族,但是士族已经瓦解),贫民阶层入仕,中国社会逐渐演变为官本位社会,但是总的来说国家还是强调人治。也就是根据各地不同来治理。强调太守,县官的能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强调道义,关系,联系。而不太强调契约。而且中国古代是乡土社会。人与人在官场奋斗必须要靠师生关系(主考),同乡关系,同学关系(通科进士),这其实也是人治的基础。
关于唐朝东西方格局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