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宁百科知识网

冠宁百科知识网

唐朝各国使节

原创编辑 -
唐朝各国使节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唐朝各国使节,以及唐朝著名外国使节l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录

  1. 唐朝出使西域的使者
  2. 唐代外交的比较高机构
  3. 唐朝著名外国使节l

[One]、唐朝出使西域的使者

〖One〗、王玄策:媲美玄奘的中印文明使者

〖Two〗、王玄策,生于河南洛阳,唐太宗李世民手下的官员,不过官职不高,还做过微末的县令,之后才做了右卫率府长史。王玄策

〖Three〗、王玄策,生卒年不详,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朝官员、外交家,数次出使印度。曾任融州黄水县令,后升任朝散大夫。

〖Four〗、贞观十五年(641年)印度的中天竺送使节来唐。贞观十七年(643年),王玄策奉命作为副使,跟随李义表出使天竺(印度)。贞观二十一年(647年),王玄策以正使的身份再度前往印度,此时阿罗那顺成为中天竺的新国王,派军队劫掠使团。王玄策调吐蕃兵、泥婆罗兵击败中天竺。显庆二年(657年),王玄策第三次出使印度。王玄策在各地访问之间,还曾前往摩诃菩提寺参拜。关于这些印度旅行的事迹,他虽记录有《中天竺行记》一书,惟完本早已失却,只余下《法苑珠林》、《解迦方志》等散逸残篇。

〖Five〗、之所以将他和玄奘大师放在一起比较,是因为他也曾远渡印度,而且多达三次,在大唐和印度的文化交流史上,他的功绩,决不低于玄奘大师。

[Two]、唐代外交的比较高机构

〖One〗、唐代外交比较高行政机关是鸿胪寺。唐朝的行政机构承袭自隋朝,在隋朝的基础上,又衍生出了一些具有其他辅助功能的机构。

〖Two〗、唐朝时期的“三省六部制”,但其实唐初期也设“九寺”,职能相当于秦朝的“九卿”,包括了太常寺、光禄寺、卫尉寺、宗正寺、太仆寺、大理寺、司农寺、太府寺、鸿胪寺,与六部分工合作。

〖Three〗、鸿胪寺作为九寺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长期稳定掌管了唐王朝的外交事宜。其名称上也发生过几次变革,公元662年,改为司宾寺;公元670年,又复为鸿胪寺。公元684年,又改为司宾寺;公元705年最后定名为鸿胪寺。

〖Four〗、唐朝的鸿胪寺事务空前繁忙,还由此发展出了“鸿胪客馆”,唐朝时期的鸿胪寺和鸿胪客馆,位于长安城皇城南部,介于含光门与朱雀门之间。其功能,相当于今天的单位招待所,是外来使节来长安时的落脚处。

[Three]、唐朝著名外国使节l

〖One〗、唐朝时,日本天皇曾经十几次派遣遣唐使和留学生来华交流、学习,阿倍仲麻吕和吉备真备就是日本来华留学生中的杰出代表。

〖Two〗、他们在中国做了较长时间的停留,学习了中国的很多先进科学文化技术,把中国的围棋、茶叶、兵法等带回国,为本国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Three〗、阿倍仲麻吕与韩国汉文学的开山鼻祖崔致远还与很多唐朝著名文人、官员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成为现在中日、中韩两国人民传颂的佳话。

好了,关于唐朝各国使节和唐朝著名外国使节l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

标签:# 唐朝# 使节# 印度# 天竺# 出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