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宋朝播州宣慰司,以及贵州宣慰府历史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One]、黔东南州简史内容
今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辖地,秦代属黔中郡和象郡;西汉时期属武陵郡和牁郡;隋代属牁郡、沅陵郡和治安郡;唐代属黔中道,置有充州、应州、亮州等羁縻州和奖州等经制州;宋代分属荆湖北路、夔州路和广南路,置有邛水县、安夷县和亮州、古州等羁縻州;元代属四川行省播州宣慰司和湖广行省思州宣慰司,置有麻峡县、黄平府、镇远军民总管府及古州八万洞民总管府。
明洪武年间设镇远、清浪、铜鼓、五开、偏桥、古州、清平、兴隆8卫;永乐十一年(1413年)废思州等宣慰司,置思州、镇远、黎平、新化4府,隶属贵州布政使司;宣德九年(1434年)撤新华府并入黎平府;正统九年(1444年)置施秉、永从2县;弘治七年(1494年)置麻哈州及清平县,十一年(1498年)置镇远县;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置天柱县,二十八年(1600年)置黄平州。
清康熙年间,镇远、偏桥、清平3卫分别并入镇远、施秉、清平县,兴隆卫并入黄平州;雍正五年(1727年)改五开、铜鼓、清浪3卫,置开泰、锦屏、青溪3县;雍正七年(1729年)至十一年(1733年),先后置八寨、丹江、清江、古州、台拱5厅,分属镇远、黎平、都匀3府管辖;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置下江厅,隶黎平府。
1913年,改府、州、厅为县,设镇远、施秉、青溪、思县、邛水、天柱、锦屏、黎平、下江、永从、榕江、丹江、台拱、剑河、黄平、炉山、八寨、麻哈共18县;1914年设黔东道,治镇远,领镇远、邛水等26县;1923年废道,各县直属于省;1930年,思县易名岑巩县,1931年麻哈县更名麻江县。1935年全省建立11个行政督察区,其中第八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镇远,第十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黎平,后经过1936年和1937年两次调整,原第十行政督察区撤销,原第八行政督察区改为第一行政督察区(仍驻镇远)。1941年,裁清溪县并入镇远等县,裁丹江县,将丹江河以西之地并入八寨县,八寨县易名丹寨县,丹江河以东之地并入台拱县,台拱县改名台江县。1944年,以原丹江县区域建立雷山设置局,1948年改雷山设置局为雷山县。
1950年全省分设8个专区,其中镇远专区辖炉山、黄平、余庆、施秉、镇远、雷山、台江、剑河、锦屏、天柱、三穗、岑巩12个县,黎平、从江、榕江、丹寨、麻江5县属独山专区(1952年改为都匀专区)。1956年4月18日,国务院以(56)国设司第30号文件批复,撤销镇远专区,建立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原镇远专区的余庆县划归遵义专区,都匀专区的麻江、丹寨、黎平、从江、榕江5县划入黔东南自治州,自治州辖16个县,州政府驻凯里,7月23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正式成立。
1958年12月调整行政区划,丹寨、麻江、炉山、雷山4县合并建凯里县,台江县并入剑河县,从江县并入榕江县,施秉县并入黄平县,岑巩县、三穗县并入镇远县,天柱县并入锦屏县,全州设7个县。1961年8月和1962年10月,先后恢复天柱、从江、雷山、麻江4县和施秉、三穗、岑巩、台江、丹寨5县建置。1983年8月,国务院批准撤销凯里县设立凯里市。自此,黔东南自治州辖1市15县。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黔东南苗侗族自治州总人口3844697人。其中:凯里市433236人、黄平县292121人、施秉县137171人、三穗县170167人、镇远县222766人、岑巩县187734人、天柱县348302人、锦屏县190429人、剑河县189085人、台江县142386人、黎平县458533人、榕江县300369人、从江县301513人、雷山县132004人、麻江县203481人、丹寨县135400人。
2003年末,黔东南州总人口434.78万人,其中,非农人口45.45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人口总数的80.61%。辖15个县、1个县级市,共有5个街道、88个镇、116个乡(其中17个民族乡),197个居委会,3437个村委会。
2004年,黔东南州共有5个街道、90个镇、99个乡、17个民族乡。
2007年末,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总面积3.03万平方千米,总人口446.91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1.9%。辖15个县、1个县级市、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和1个省级循环经济工业区,90个镇、115个乡(其中17个民族乡)、5个街道,71个居委会、82个社区、3183个行政村。
2012年10月30日,黔东南州召开凯麻同城化委托代管乡镇街道协议签订仪式:将凯里市鸭塘街道、麻江县下司镇委托凯里经济开发区代管,将凯里市炉山镇、麻江县碧波乡委托炉碧经济开发区代管。从2013年1月1日起,凯里经济开发区正式托管鸭塘街道、下司镇。凯里经济开发区在原有65.43平方千米、3万人、8个村、1个社区的基础上,管辖区域达到24个村、3个社区、255平方千米左右、7万人左右。
[Two]、贵州宣慰府历史
〖One〗、贵州宣慰府是贵州宣慰司治所,明洪武五年(1372年)改八番顺元宣慰司为贵州宣慰司置,治所即今贵州贵阳市。辖境相如今贵州省贵阳、修文、开阳、息烽、金沙、大方、纳雍、六盘水、织金、惠水、长顺等市县。
〖Two〗、永乐十一年(1413)改属贵州布政司。成化十二年(1476年)析置程番府(后改置贵阳府),辖境缩小。清初废。
[Three]、贵州古代属于那个省
〖One〗、以贵州为省名。贵州简称“黔”。今贵州的部分版图,战国时(公元前475—前221年)就属于楚国的黔中地方,地域面积在今贵州沿河到榕江以东,包括铜仁地区和黔东南部分县。秦王朝在此设立黔中郡。唐王朝(公元618—907年),在今贵州设黔中道,建黔州郡,设黔州都督府。贵州的历史总离不开一个“黔”字,代代相因,直至贵州建省。这就是贵州简称“黔”的由来。
〖Two〗、从文献记录来看,贵州的建置至少可追溯到春秋时期。春秋时期,贵州境内部族林立,著名的有牂牁国。战国后期,夜郎国兴起,从战国后期到西汉初年,夜郎是西南夷各部中最强大的地方割据政权。
〖Three〗、公元前135年,汉武帝派唐盟出使夜郎,经过谈判,夜郎侯同意在其属地设郡县。公元前126年设置了夜郎县、且兰县。公元前111年,置牂牁郡。公元前25年,夜郎国灭,郡县制在夜郎地区最后确立。
〖Four〗、东汉时,沿袭西汉建置。三国时,西南大部地区为蜀汉政权所占有。贵州属牂牁郡、朱提郡、兴古郡、江汉郡、涪陵郡。两晋南北朝,今贵州境内,除置牂牁郡外,边远地区又分属朱提、江汉等郡。隋时,在贵州置牂州牂牁郡、明阳郡。此外,今贵州东北地区分属黔安郡、沅陵郡。
〖Five〗、唐代,在今贵州地区推行经制州与羁縻州并行的制度。唐在贵州建置的经制州有播州、思州等,建置的羁縻州有矩州、蛮州等。从地域上看,乌江以北多系经制州,乌江以南多系羁縻州。
〖Six〗、宋代,今贵州地域分别隶于夔州路、荆湖北路、潼川路、广南西路、剑南西路、剑南东路等,而主要属夔州路。
〖Seven〗、元代在今贵州地区遍行土司制度。在今贵州境内的建置主要有:八番顺元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播州宣慰司、思州宣慰司、新添葛蛮安抚司、乌撒乌蒙宣慰司、亦溪不薛宣慰司、普定路、普安路等,分别隶属于湖广、四川、云南3行省。
〖Eight〗、明代是贵州历史发展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设置贵州布政使司,贵州正式成为省一级的行政单位。明末,贵州布政司领贵州宣慰司及贵阳、安顺、平越3军民府并都匀、黎平、思州、思南、铜仁、镇远、石阡7府。
〖Nine〗、清代前期,贵州的行政建置有较大的变化。雍正五年(1727年),将四川所属遵义府及其所属各县改隶贵州,同时,将毕节以北的永宁全境划归四川,将广西红水河、南盘江以北之地置永丰州,与广西的荔波、湖广的平溪、天柱一并划归贵州管辖。至此,贵州的疆域基本形成。清末,贵州建置设有12府、2直隶厅、13州、13厅、43县。
宋朝播州宣慰司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贵州宣慰府历史、宋朝播州宣慰司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