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宁百科知识网

冠宁百科知识网

唐朝大理政权

原创编辑 -
唐朝大理政权

其实唐朝大理政权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求明朝云南大理的历史,例如征服之前的唐宋元时期的状况,明朝大理如何被征服的,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唐朝大理政权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块儿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本文目录

  1. 请问大理国的历史
  2. 大理国为什么没有进入正式朝代
  3. 求明朝云南大理的历史,例如征服之前的唐宋元时期的状况,明朝大理如何被征服的

[One]、请问大理国的历史

〖One〗、大理国(937年—1254年)是中国历史上在西南一带建立的多民族政权,全国尊崇佛教,历代国君多于暮年禅位为僧。

〖Two〗、大明七年(937年),后晋通海节度使段思平联合洱海地区贵族高方、董伽罗灭大义宁国,定都羊苴咩城(今云南大理),国号“大理”,史称“前理”。疆域覆盖今中国云南、贵州西南部,以及缅甸、老挝、越南北部部分地区。1095年,宰相高升泰篡位,改国号“大中”,翌年薨逝归政段正淳,史称“后理”。1254年,大理国被大蒙古国所灭,原大理国君段兴智被任命为大理世袭总管。

〖Three〗、唐朝天宝战争中,大将军段俭魏大败唐军,为南诏国立下赫赫战功,被南诏国王蒙阁罗凤擢授为清平官,传六世至段思平。段思平初为幕览(小府副将),由于武艺超群,才干出众被提拔为通海节度使,成为统辖一方的大将。

〖Four〗、南诏尊圣二年(929年),杨干贞夺赵善政之位,建大义宁国,改元兴圣。其弟杨诏指段思平有帝王之相,疑惧之下杨干贞下令追杀段思平,段思平因到秀山神祠占卜得到启示,藏匿在自己舅父部族中。会善政臣守高方和段思平关系密切,派段思平之弟段思良和军师董迦罗前来加以保护。

〖Five〗、南诏兴圣元年(930年),杨干贞的位置被其弟杨诏所篡,杨诏得位后,改元“大明”。段思平随即向东方的黑爨三十七蛮部借兵,会于石城,以董迦罗为军师进攻南诏,所向皆克,遂进攻大理。当时杨诏等陈兵据桥,段军不能通过。当晚段思平在梦中得到三个梦境:“人无首;玉瓶无耳;镜破”,感到大惑不解,军师董迦罗指段思平的梦境乃吉兆,因为“君乃丈夫,去首为天;玉瓶去耳为王;镜破则无对者”,因而军心大振。是日段军找到一名浣纱妇女,指引段军渡河地点,曰:“人从我江尾,马从三沙矣,尔国名大理。”

〖Six〗、段思平大军按照浣纱妇女的指引,成功渡河,杨诏兵败自杀,杨干贞知道兵败消息后弃城而逃,为段思平军所擒,大义宁国灭亡。

〖Seven〗、大明七年(937年),段思平即位,改国号“大理”,建元文德,仍定都羊苴咩城。段思平建立大理国后,厉行改革、励精图治、发展生产,着手建立新的封建秩序,大理国的生产、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Two]、大理国为什么没有进入正式朝代

〖One〗、曾经在汉朝和唐朝时期被纳入华夏版图的疆域才是故土,那么南诏国在唐朝时就是独立自主的政权,双方还爆发过“国战”,所以大理当然也不能算是“故土”。

〖Two〗、实际上这种意识形态层面的冷淡不仅仅局限于直辖统治,而且在北宋与大理的交往层面也非常明显。虽然民间交流其实已经非常频繁,但大理曾经多次想要加强与北宋的官方交流,不过北宋并不接受大理国主动释放的善意,多次拒绝其赴朝纳贡的请求,也就成了一个“民间热,官方冷”的局面。

〖Three〗、正是这种官方层面的“冷淡”,使得宋朝对于将大理纳入本国版图实际上也并不热衷。

[Three]、求明朝云南大理的历史,例如征服之前的唐宋元时期的状况,明朝大理如何被征服的

〖One〗、虽然明朝建立当年(洪武元年,1368),朱元璋就已经荡平中原,将元顺帝赶到了大漠以北,由他取而代之成为中原王朝的比较高统治者。然而,地处西南一隅的云南一带依然处于元梁王的据守控制之下,臣属蒙古“北元”政权,那梁王凭借边疆山高皇帝远和苦心经营云南百年的根基实力,根本不把年轻的明朝放在眼里,继续与其他地区的元朝残余势力遥相呼应。当时云南的主要蒙元势力,有蒙古政权梁王把匝刺瓦尔密和大理国王后裔——土酋段氏总管段明。梁王,以昆明为统治中心,大理段氏,控制着滇西一带,都听从北元指令,但相互处于半联合半独立状态,为了既得利益,段氏总管与梁王政权之间还不时发生纠纷甚至武装冲突。

〖Two〗、朱元璋也想征服云南,只是云南版图问题过于棘手。西南夷地区,自从秦汉时期便一直让中原王朝感到进退两难——秦时的所谓羁縻与封疆置吏,实际上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一纸空文,政权仍由土著人所掌控左右;汉习楼船,无异于“纸上谈兵”,结局是不了了之;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堪称精明绝顶,对待云南问题最后还是以夷治夷;唐代貌似强盛,可几十万唐朝大军挥戈云南,竟然几次血洒西洱河畔,败北于南诏国。不仅留下几处“唐代将士万人冢”,还害得白居易为之伤感,挥毫写下一首哀婉如泣的《征蛮朝歌》;于是,宋太祖思前想后,只好“忍痛挥玉斧,划云南为徼外”;到了元代初年,忽必烈雄才大略、勇谋兼施,不仅扫平中原,进军欧亚,而且亲自出征云南,坐镇指挥,也在付出了牺牲将士十万人,损失战马四十万匹的巨大代价之后,才破了大理国,将其收归蒙元版图,改大理国为云南行省!……对明朝而言,要攻克云南,除开要去面对驻滇几十万元军,交通落后,丛山峻岭阻挡,大军人生地不熟,行动困难等不利因素,还要对付遍布全滇各地的土酋部落。这些部落拥有自己的武装,长期占山为王,人熟地熟,既相互吞并又联合抵抗外部势力,就像山上的野火一样,将这里扑灭,那里又起火,防不胜防!故朱元璋经过几年的考虑,一直犹豫不决,认为“云南僻远,不宜烦兵”。为此,明太祖曾经先后七次派出使臣前往滇地召谕梁王,力争以和平方式解决云南问题。然而,梁王自恃僻远,明朝无奈其何,不仅拒不归顺,反而羞辱并几次杀害明朝使臣。朱元璋政治招降,和平统一云南策略失败,一怒之下只得采取最后的一招,以武力征讨:“云南自昔为西南夷,至汉置吏,臣属中国,今元之遗孽把匝刺瓦尔密等自恃险远,桀骜梗化,遣使招谕,辄为所害,负罪隐匿,在所必讨!”这是洪武〖Fourteen〗、年(公元1381年)九月间的事,距离明太祖南京称帝已经有十三个年头,此时的大明王朝兵强马壮,地位巩固,平定云南的时机日渐成熟。

〖Three〗、洪武〖Fourteen〗、年(1381)九月初一日,朱元璋下诏,调集各路大军聚集京城听命。明太祖择定吉日,亲自在故宫之外,一个叫做柳树湾高石坎的大军营检阅部队,设坛饮酒,为将士们壮行。随后,拜能征善战的颍川侯傅友德为征南将军,永昌侯蓝玉为左副将军,西平侯沐英为右副将军,统帅三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地从南京(柳树湾高石坎)连夜出发,挺进云南。临行前,朱元璋放心不下,根据西南军事地理形势,亲自制定进军战略:“自永宁先遣骁将别率一军以向乌撒,大军继自辰、沅以入普定,分据要害,乃进兵曲靖。曲靖,云南之噤喉,彼必并力于此,以抗我师。审察形势,出奇制胜,正在于此。既下曲靖,三将军以一人提兵向乌撒,应永宁之师,大军直捣云南。彼此牵制,使疲于奔命,破之必矣。云南既克,宜分兵径趋大理,先声已振,势将瓦解。其余部落,可遣使诏谕,不烦兵而下矣。”明大军离开南京城,先乘大船从长江水路循江而上,穿过八百里洞庭湖,从武陵下岸踏上陆路,再沿着东行大道(通京大道)过湘西、进贵州,经过雄峙在滇、黔交界处的胜境关,行程近万里。百日后的十二月,一个北风呼啸的日子,明军主力顺利抵达云南曲靖。明代云南历史上最为著名的白石江战役随之爆发!

〖Four〗、曲靖,是中原进入云南的必经之地。白石江,是南盘江的一条支流,江面宽阔,水势汹涌,全长30里,由东向西迥护着曲靖坝子的南北两翼,成为曲靖北部一道天然屏障。白石江一带的地形,南,北,西三面皆为山峦丘陵,东面是云南第四大盆地平坝——曲靖坝子。

〖Five〗、了解到明军逼近曲靖,元梁王急忙派遣大臣司徒平章达里麻统帅精兵十万,驻扎于曲靖城北郊白石江南岸一带迎战来犯之敌。当明军主力抵达距离白石江十余里的时候,宽阔的江面上突然腾起大雾,浓雾像棉团雪球似的先在江面上滚动扩散,然后,飘上江岸,越过树丛,在广阔的田野上迅速泛开,顿时天地间一片迷蒙,数米之外看不清东西。明军大喜,趁着有大雾掩护,偃旗息鼓悄悄潜入白石江北岸布阵。忽然之间,一声号令,江北沿线金鼓齐鸣,喊声震天,似有千军万马杀来!元军主帅达里麻毫无防备,手忙脚乱,连忙下令仓惶应战。久经沙场的蓝玉一面令全军鸣金击鼓,作渡江之势,一面派出部分善游的勇士“将旗帜征鼓,从上流先渡,循山而出其阵后,吹铜角以张声势,于山林深谷间,树旗帜为疑兵”。元军果然中计,急令后军调整为前军御敌。主帅傅友德乘势“麾兵进战,矢石齐发,呼声动天覆地。战罢数合,(沐)英纵铁骑捣其中坚,敌众披靡,遂而大败,生擒了达里麻,俘其兵众万计!”《明太祖实录》里这一段精彩的描述就是白石江战役的真实写照。白石江战役是明朝在云南境内的第一大战役,江岸立有明军战功碑,战役留下的遗址沿白石江边比比皆是。

〖Six〗、白石江战役,尸骨成山,血流成河,元梁王大半军事主力损失殆尽。曲靖为云南东部门户,水陆交通要道,明军占领了曲靖,等于扼住了云南的噤喉,打开了进入云南的大门。打扫白石江战场之后,明军一鼓作气,分主力大军为二:一部由蓝玉、沐英率领,直扑省府昆明,直捣梁王把匝刺瓦尔密的老巢;一部由傅友德亲率,挥师北向乌撒,以策应另一支明军。二十二日,梁王获悉达里麻兵败曲靖,匆匆逃往滇池边晋宁州。明军步步逼进,梁王深知昆明难保,元政权命在旦夕,洒泪话别众臣之后,率领家眷嫔妃百余亲信去往滇池岛上,投水殉国!二十三日,蓝玉、沐英率师进逼昆明郊区,元右丞观甫保出降,明军不费一兵一卒,占领昆明。之后,蓝玉分遣曹震、王弼、金朝兴率兵二万人,继续南下攻克临安府(通海、河西、建水)诸地。

〖Seven〗、在通河坝子与新兴州(玉溪)交界处,有一个叫做曲陀关的地方。史载:“曲陀关,又名万松营,元号休腊部,在河西县北二十里,东瞰通海,南抵桃园,西依习峨(峨山),北接江川。山势峭拔,自陆至顶二十里。其顶平衍,中有甘泉三十八穴,四百条岗环抱,茂林葱翠,南望山光水色,其胜无比……其阳颇平,其阴甚险,皆重要关隘,通道。元、明皆建设……”。曲陀关,海拔2200米,雄峻险奇,地势险要,历为兵家必争之地。地处新兴(玉溪)、峨山、河西(通海)、江川四县交界处,外形似一把大交椅,威武地恃立在通河坝子西北角,三座山峦环抱着一大块平地。其当阳一面,开阔平坦,可以容纳千军万马驻扎,背阴一面,却陡峭无比,如同刀削一般,莫说行走,攀援都不行。当年,元世祖忽必烈亲率大军平滇、灭大理国,其间忽必烈曾经驻跸这里。随后,元蒙政权在昆明设云南行省、在通海(河西)设临安路。不久,出于平叛和对缅甸、交趾(越南)之对外军事防务需要,在曲陀关设立行省之下、路府之上,监管滇中、滇东、滇南片区军民动向的“临安、广西、元江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统领滇中、东、南大片属地。紧接着,晋陕“一十五翼”十万大军又奉命从陕西西安府开拔入滇,到此镇守曲陀关。这些从江、浙、晋、陕诸省紧急征调而来的农家子弟兵,被合编为宿卫、哨卫、护卫、后卫,分别驻守在曲陀关、大村、小村、琉璃山、杞麓山、鞑靼营等地,并出师境外,参与占城国(西贡)战事。曲陀关,既是蒙古政权都元帅府驻地和滇中重要关隘,又是进入临安府的门户。

〖Eight〗、昆明告破,明军挥师南下途中,蓝玉大军主力在此遭遇拦截,与驻守在曲陀关都元帅府一带的另一支元军主力军队狭路相逢,发生了一场持续半个多月的八万军人生死大鏖战。驻扎此地多年的元军“一十五翼”五万余人在旃檀大元帅的亲自指挥下,以雄峻险要的曲陀关作为天然屏障,与明军展开对垒。元、明军队在此展开了拉锯血战,双方死亡将士尸横遍野。最终,元军兵少将寡,失去后援,弹尽粮绝、全军覆没,右丞蓝海牙被生俘,旃檀元帅自杀尽忠。“市肆辐辏,盛极一时”的元朝云南军事重镇,最后一座强大的军事堡垒——曲陀关都元帅府,在无情战火的摧毁之下,瞬间被夷为一块焦土平地,只留下满山遍野的征战将士遗体、一处处“烧人场”坟地冒出的青烟,还有少部分逃窜后幸存下来的蒙古兵士!

〖Nine〗、洪武十五年(1382)闰二月,段氏后院大理被明军攻克,第十二世段氏总管段明束手就擒。仅仅半年之后,云南江山易主,尽归明朝。为开发西南,巩固边防,明太祖下令,在云南省府昆明建立云南都指挥使司和云南布政使司,管理云南军政事务,着手处理接收云南事宜——奉旨将蒙古梁王集团成员,梁王家眷、元蒙上层官员和大理段氏贵族头领全部押解北方,交由朝廷处置;清扫元朝残余势力和大理地方势力,就地遣散并安置数十万蒙古俘虏士兵;建立明朝新的政权机构;于军事要冲地区设置卫所,屯兵戍守。之后,洪武十七年(1384)三月,傅友德、蓝玉率部分征南大军班师回朝,留下沐英继续镇守云南。

好了,关于唐朝大理政权和求明朝云南大理的历史,例如征服之前的唐宋元时期的状况,明朝大理如何被征服的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

标签:# 大理# 云南# 明朝# 曲靖# 通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