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宁百科知识网

冠宁百科知识网

唐朝安庆

原创编辑 -
唐朝安庆

大家好,关于唐朝安庆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安庆地名的来历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1. 安庆这个名字的来历
  2. 安庆地名的来历
  3. 关于安庆市的名人名言

[One]、安庆这个名字的来历

〖One〗、从遥远的古代到秦始皇统一全国之前,今安庆地域曾建立过众多的氏族方国和西周分封的诸侯国。未形成统一的行政区。春秋时期,西周为屏潘王室,先后分封过皖伯国、宗子国和桐子国。

〖Two〗、皖,古国,在今潜山县,偃姓,皋陶之后。《古今图书集成》卷八十六载:“皖伯,史逸其姓氏。故只称周大夫”。“周大夫于皖,而皖之名始著。”“地与山皆以大夫名天下,传后世。”皖是美好的意思,皖山皖水即江山锦绣也。古皖方国在当时就具有较高的文明,成为江北地区的大国,与中央王朝保持亲善关系,西周武王定它为伯爵国,春秋时期,楚国北上使皖成为附庸国,以后在吴国与楚国的争斗中,皖常叛楚而依附别国,所以楚借口将它消灭,建成皖邑,归属楚国。

〖Three〗、此后相继衍生出“山称皖山,水称皖水”;皖山又称皖公山,以山势“众山潜伏”而称潜山,主峰称为天柱山;皖河源出大别山;上游有长河、潜水、皖水3大支流,诸流汇合自安庆西郊入江处有著名的集镇名叫皖口(今名山口)。皖国的治所名叫皖城(即今潜山县梅城)。后世习惯于称呼安庆一带的长江水域为“皖江”之名,合称安庆为“八皖”之地。这就是清代以后安徽省简称“皖”的历史来由。

〖Four〗、宗,今枞阳地,古国、子爵,也是偃姓,与淮夷种族中的群舒部族关系密切。国都在今下枞阳镇。春秋时,仍为宗子国。楚国北上后,为楚附庸。鲁文公十二年(前615)春,群舒叛楚。夏,为楚来,故都废为邑。战国时期,仍属楚国。

〖Five〗、桐,古国,偃姓,在今桐城市北,与群舒方国关系密切。春秋时期,先后为北上争雄的南方大国吴、越、楚国的附庸。周敬王十二年(前508)夏,桐子国叛楚,为楚灭,成楚邑。战国时期,属楚国。

〖Six〗、还有一个舒国,地跨今庐江与桐城,都会在今庐江县城池乡,偃姓。这个方国比较分散,有舒蓼、舒庸、舒鸠、舒龙、舒鲍、舒龚等部落,皆同宗异国,统称“群舒”。春秋后期,相继被楚消灭。舒国成为舒邑(县),是后来庐江郡的治所,县城仍在今庐江县西南40里的城池乡城池村。

〖Seven〗、这四国,时而联合,时而兼并,直到春秋中期相继被崛起于江汉平原的楚国所灭。

[Two]、安庆地名的来历

〖One〗、东晋诗人郭璞曾登临安庆长江边的盛唐山远眺,曰“此地宜城”,故别称“宜城”。

〖Two〗、唐朝以前,此地被称为“宜城渡”,又因安庆的江边有一座盛唐山,又称为盛唐湾。天宝元年(742)改称为同安郡,至德二年(757)改称为盛唐郡,乾元二年(759)复改名舒州。北宋初属舒州同安郡,政和五年(1115)设舒州德庆军,南宋绍兴十七年(1147)改设舒州安庆军。由此始得名“安庆”,嘉定十年(公元1217年)始筑安庆城。清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至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为安徽省省会所在地和安徽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安徽就是“安庆”和“徽州”首字的合称。因安庆境内有座皖山,又有皖河绕流其间,春秋时期这里曾有过一个皖国,安徽简称“皖”即出于此,因此,人们常说安庆为安徽之源。

[Three]、关于安庆市的名人名言

〖One〗、-"安庆人,说哈扯就哈扯。"这句话形容一个人胡说八道,没有依据。

〖Two〗、-"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唐代诗人文天祥的名句,意思是说,人生中没有人能够避免死亡,但是我们应该留下一颗真挚的心去照亮历史。

〖Three〗、-"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意思是说,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和阅读才能够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关于本次唐朝安庆和安庆地名的来历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

标签:# 安庆# 楚国# 盛唐# 宜城# 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