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宋朝的和州,以及宋朝的州和军府的区别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One]、宋朝的州和军府的区别
〖One〗、宋代的“州”,是由秦汉时期的“郡”变化而来,根据面积和人口可分为上、中、下州,长官称知州。“县”,则是最低一级行政单位。
〖Two〗、在“路”、“州”、“县”的基本体制之下,宋代还有一些与州同级但稍微特殊的行政区划单位,如“府”与“军”。
[Two]、古代的和州府是现在的哪里
古代的和州府是现在的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区。
南和区,古称和阳、和州、嘉禾,隶属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区位于河北省南部、邢台市中南部,地理坐标东经114°36′—114°52′,北纬36°55′—37°06′,县境南北长22公里,东西宽25公里,近似正方形,总面积405平方公里。东邻平乡县,南接鸡泽县、永年县,西连邢台县、沙河市,北靠任县。常住人口35.3万。
《禹贡》属冀州。西周属邢国。战国时期属赵国。
西汉高祖五年(前202年)置南和县,属钜鹿郡。
景帝中元二年(前144年),分钜鹿郡置广平郡,辖南和县。
东汉光武六年(公元30年),朝平县并入南和县。
东汉光武十三年(37年),南和县改属钜鹿郡。
三国魏黄初二年(公元221年),南和县隶冀州广平郡。
西晋太始元年(265年),南和并入任县。
北魏太和十二年(496年),析任县复置南和县,仍属广平郡。
北魏孝昌三年(527年),析广平郡设北广平郡,治所南和,辖南和、任县、襄国三县。
北齐天宝七年(556年),撤北广平郡并入广平郡,南和县属广平郡。
北周(567—581年)时期,析广平郡置南和郡,治所南和县。
隋开皇三年(583年),撤销南和郡,南和县属洺州。
开皇十六年(596年),置邢州,辖割龙冈县、南和县、平乡县等九县。
唐武德元年(618年),南和县置为和州,武德四年(621年),复为南和县,仍属邢州。
天宝元年(742年),邢州更名钜鹿郡,至德二年(757年)复名邢州,均辖南和县。
北宋宣和元年(1119年),邢州改为信德府,辖南和县等八县。
金天会七年(1129年),信德府复为邢州,设安国军,仍辖南和县等八县。
元中统三年(1262年)邢州升为顺德府,南和县属顺德府九县之一。
至元二年(1265年),顺德府改为顺德路,南和县更名为和阳县。
明洪武元年(1368年),和阳县复名南和县,顺德路改为顺德府。
清沿明制,南和县仍属直隶省顺德府九县之一。
[Three]、宋代有哪些州和县拜托各位大神
共26个路级京东东路(兼知青州,今山东青州市),京东西路(兼知郓州,今山东东平县),京西北路(兼知许州,今河南许昌市),京西南路(兼知邓州,今河南邓州市),大名府路(兼知大名府,今河北大名市),高阳关路(兼知瀛州,今河北河间市),定州路(兼知定州,今河北定州市),成德军路(兼知镇州,今河北正定县),河东路(兼知太原府,今山西太原市),永兴军路(兼知京兆府,今陕西西安市),延路(兼知延州,今陕西延安市),泾原路(兼知渭州,今甘肃平凉市),环庆路(兼知庆州,今甘肃庆阳市),秦凤路(兼知秦州,今甘肃天水市),熙河路(兼知熙州,今甘肃临洮市),两浙路(兼知杭州,今浙江杭州市),江南东路(兼知升州,今江苏南京市),江南西路(兼知洪州,今江西南昌市),淮南东路(兼知扬州,今江苏扬州市),淮南西路(兼知庐州,今安徽合肥市),福建路(兼知福州,今福建福州市),荆湖北路(兼知荆南府,今湖北江陵市),荆湖南路(兼知潭州,今湖南长沙市),成都府路(兼知成都府,今四川成都市),广南东路(兼知广州,今广东广州市),广南西路(兼知桂州,今广西桂林市)。
好了,关于宋朝的和州和宋朝的州和军府的区别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