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宁百科知识网

冠宁百科知识网

宋朝族谱图

网络 -
宋朝族谱图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宋朝族谱图,以及岳飞族谱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1. 北宋杨家将世系字辈
  2. 岳飞族谱
  3. 赵匡胤族谱

[One]、北宋杨家将世系字辈

金台侯金刀杨会(杨师厚)、杨桂荣(女)

金刀王杨会之子:火山王杨衮(杨信、杨君爱、杨弘信)、杨嗣(杨弘远,杨衮之弟,是杨家将七郎原型,也是演义中假杨衮的原型)

火山王杨衮之子:杨继忠(杨继周、杨继康)、杨继孝(杨继凯)、杨继仁、杨继义、杨继康、杨继凯、火山王金刀王都虞侯金刀令公杨继业(杨重贵,后更名杨业杨无敌)、杨继亮(义子,原名高怀亮)、杨继祖、杨崇训(杨重训杨重勋)

忠孝侯杨延平(杨延昭、杨泰、杨渊平、杨延朗)

义勇侯杨延定(杨延浦、杨永、杨延定、杨延广、杨延用、杨贵)

忠武将杨延光(杨延广、杨勋、杨延训、杨延辉、杨延庆、杨顺)

杨延辉(杨延玉、杨贵、杨延环、杨延朗、化名木昜)

杨延德(杨延环、杨延贵、杨春)

金枪将保灵侯杨延昭(杨延贵、杨景、杨延景)

杨延顺(杨顺,义子,原名王平,化名王司徒)

杨延兴(原六朗部将,自认是杨九郎,六郎义弟,杨继业义子,原名杨星)

银枪将假六郎假杨景杨延惠(因其代六郎而死和生前认六郎为兄,佘太君认其为义子,原名任炳,字堂惠)

杨延琪(杨琪、杨八姐、杨春花)(女)

杨延瑛(杨瑛、杨九妹、杨秋菊)(女)

杨延琼(说呼全传中呼延丕显之妻)(女)

杨排风(小说中最后佘太君认其为义女,演义中没有)(女)

〖One〗、忠孝侯大郎杨延平之子:杨宗显(《金枪传》人物)、杨传永、杨德政、杨宗广、杨充广

〖Two〗、义勇侯二朗杨延定之子:杨宗魁(刘版杨家将中,最特别的一个人物,和其父亲一样十分相似,最后死因也基本一致)(杨宗孝《金枪传》的名字)

〖Three〗、忠武将三郎杨延光之子:杨宗宪(刘版杨家将中,貌似潘安是评书中常见的小生型武将,擅长弓箭有赛李广之称,类似薛丁山一类人物)(杨宗繇《金枪传》的名字)

〖Four〗、四郎杨延辉之子:杨宗孝(杨宗登《金枪传》的名字)、杨宗峰(杨忠峰)、杨宗原(四郎二妻耶律金娥之子:原名耶律中原)(杨宗锋《金枪传》的名字)

〖Five〗、五郎杨延德之子:杨宗槐(杨宗瑶刘版杨家将中,杨家唯一不雅的武将,昙花一现,轻功高强,评书里常出的矬子,力大无穷呼延平类人物,使用的兵器也是棒槌)

〖Six〗、保灵侯六郎杨延昭之子:定国王平南王杨宗保(杨宗闵)、杨宗勉(又名杨宗冕、杨宗显、杨宗闵)、杨宗政、杨宗奎(刘兰芳评书版,六郎、大刀王兰英之子)、杨秋菊(女)、杨心茹(女)(明版杨家将和五虎平南中杨七姐)

〖Seven〗、敏烈侯七郎杨延嗣之子:杨宗英

〖Eight〗、八郎杨延顺之子:杨宗连(杨宗德杨宗林)、杨宗飖、杨宗土(八郎二妻其耶律银娥之子:原名耶律中土)

〖Nine〗、九郎杨延兴之子:杨宗唐(随父并入杨家)

〖Ten〗、十郎杨延惠之子:杨宗童(任宝桐其是义子也是佘太君认的义子任堂惠之子:原名任宝童)

〖One〗、平南王杨宗保之子:太平王御前太尉少令公杨文广、二令公杨文举(化名:木青)、英烈少女杨金花(女)、杨宣娘(杨文姬)(女)、杨充广、杨文贵、杨文藩(义子,原名杨藩)、杨崇勋、杨文惠(女)

〖Three〗、杨宗唐之子:杨文悦(随父并入杨家)

〖Four〗、杨琪之子:杨畋、杨云儿(女)

〖One〗、太平王少令公杨文广之子:杨怀仁(杨公正)、杨怀兴(杨唐兴)、杨怀恩(杨彩保)、玉面虎太平王杨怀玉(化名:吴玉)、杨邦玉、杨邦仪、杨邦怀、杨闹红(女)、杨满堂((女)、杨月满(后宋慈云走国全传杨文广二十个月出生的女儿)(女)

〖Two〗、杨文震之子:恭武王武安信王武安和王同安郡王殿前都虞侯检校少保杨怀存(杨存中杨沂中杨恭武)、杨怀居(杨居中)

《杨家将》主要讲述杨继业子孙五代,对辽和西夏英勇作战的故事,其中大部分的人和事都是虚构的,比如:杨宗保、穆桂英,杨延郎、琼娥公主等。

但,正是这些介于历史、虚构之间的人和故事,大大增添了作品的色泽与情趣,加重了英雄人物的层次感和传奇性,使得杨家将的故事数百年来,在民间广泛流传,并深深地扎根在老百姓的心里。

可喜的是,作品敢于冲破千百年来的封建束缚,大胆地描写了广大妇女在社会上不可缺失的重要地位,“十二寡妇破阵”、“穆桂英挂帅”、“佘太君点将”,等等。

[Two]、岳飞族谱

〖One〗、《岳氏族谱》始撰于康熙二十五年(1686),本馆现藏《岳氏族谱》,为公元一九八一年岁次辛酉建年节印制,十九世孙祥生,二十二世孙启俊等序修。分为统谱和族谱,四号宋体字,十六开本筒子页印订,约九〖Fourteen〗、万字。

〖Two〗、该族谱以宋代忠武王(岳飞)为始祖,今之岳氏人称己称,皆称忠武王第几世孙,即以忠武王为首称,不得不列之于始矣,况播迁以后,又为以南渡之为宗,当以忠武王为第一世,五候为第二世,相续绵绵,百世不易。

〖Three〗、《岳氏族谱》记载了岳氏家族宗亲世系分布,各世系先人死后墓葬地理位置及康熙二〖Fifteen〗、四十九年、乾隆三十年、嘉庆二十年、同治五年、光绪〖Thirteen〗、三十三年历次修谱序,族谱小引,岳姓世系图引,家谱条例,修谱人名等,迄今为止历经十余次撰修。该谱现藏于辉县市档案馆。

[Three]、赵匡胤族谱

〖One〗、1世,造父擅长驾马车,帮助周穆王平息徐偃王叛乱有功,于公元前950年左右,赐封邑赵城(今山西洪洞县赵城镇)。从此,造父及子孙,以封邑为赵氏。

〖Two〗、7世,奄父名公仲,是造父下传六世孙,周宣王时伐戎为卿。生叔带。

〖Three〗、8世,叔带,周幽王失败后,于公元前770年左右,投奔晋国,为晋文侯卿。

〖Four〗、12世赵壮(公明),公明是叔带下传四世孙。生二子,有共孟,赵夙。战国末年,史官编著《世本》记载:“公明生共孟和赵夙,赵夙生赵衰。”

〖Five〗、13世,赵夙是叔带下传五世孙。在晋献公时为将,赐采邑于耿(今山西河津县汾水南岸)。生赵衰。

〖Six〗、14世,赵衰(?——公元前622年)即赵成子,字子余,亦称赵成季,孟子余。随从公子重耳(即晋文公)流亡在外19年,并助重耳回国即位,成为春秋时晋国的卿。由于拥立晋文公有功,赐封地原(今河南济原县北)。后任新上军之将和中军之佐。曾推荐先轸、栾枝等人,帮助文公创建霸业。生赵盾。

〖Seven〗、15世,赵盾,即赵宣子,字宣孟,春秋时晋国执政正卿。晋襄公七年(公元前621年)任中军元帅,独揽朝政十多年。晋灵公〖Fourteen〗、年(公元前607年)避灵公杀害出走,未出境,其族人赵穿杀死灵公。他回来拥立晋成公继续执政。生赵朔。

〖Eight〗、16世,赵朔为下军元帅,娶妻庄姬。因晋权臣屠贾之谋,赵盾全家被杀。得韩厥庇护,门客孙杵臼舍死,程婴舍子相救,将赵朔遗腹子,隐匿在山西忻州孟山,又名程侯山抚养**,名叫赵武,报仇诛屠族。这就是历史上“赵氏孤儿”的悲惨故事。

〖Nine〗、17世,赵武(?——公元前541年),即赵文子。春秋时晋国大夫,历任新军,上军之将。晋平公十二年(公元前546年)任晋国卿,代屠岸贾职,拜为司寇。生赵成。

〖Ten〗、18世,赵成,名景叔,即赵景子,生赵鞅。

1〖One〗、19世,赵鞅,即赵简子,又名志父,赵孟,春秋末年,晋国的卿。在晋卿内讧中,打败范氏、中行氏。晋定公十九年(公元前493年),袭击护送粮饷给范氏的郑兵,扩大封地,奠定了此后建立赵国的基础。生赵毋恤。延伸阅读:通天家谱,四姓共用;儒家四圣,千古传承。

1〖Two〗、20世,赵毋恤,又称赵无恤,即赵襄子,春秋末年晋国大夫。赵襄子死后,其弟赵嘉即赵桓子自立为君前424年――前424年在位。兄赵伯鲁,弟赵桓子。赵襄子兄赵伯鲁生赵周(代成君)。赵简子选继承人,选取了个人能力各方面都很优秀的赵襄子为继承人,而资质平庸的嫡长子赵伯鲁就没能当上继承人。

1〖Three〗、21世赵周(代成君)生赵浣。嫡长子赵伯鲁就没能当上继承人,赵襄子一直耿耿于坏,所以他在选取自己的继承时,并不考虑自己的儿子,而选伯鲁的儿子赵周为自己的继承人,并有意栽培赵周。赵襄子在灭掉代国以后,立即任命赵周为代君。

1〖Four〗、22世,赵浣,即赵献子。生烈侯赵籍。

1〖Five〗、23世,赵籍(前408年――前400年,赵烈侯,正式建赵国),是战国七雄赵国的开国君主,建都晋阳(今太原),后迁邯郸,与韩、魏三分晋地即周安王三十六年(前376年)赵、韩、魏“三家分晋”。生武侯赵□。

1〖Six〗、24世赵武侯赵□在位13年(前399年――前387年)武侯生赵章

1〖Seven〗、28世,赵雍,是赵国第五位国君,改革军制,实行胡服骑射,建立了强大的骑兵队伍,扩大疆界,国力大增。生惠文王赵河。

1〖Eight〗、29世,赵河,公元前288年联合齐、燕、韩、魏五国攻秦,迫使秦国“完璧归赵”生赵孝成王赵丹。

1〖Nine〗、30世,赵丹,赵孝成王六年,(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赵国为秦所大败。公元前245年赵丹卒。由子赵偃继位。

20、31世,赵偃是为悼襄王。生赵嘉、赵迁。

2〖One〗、32世,赵嘉、赵迁。悼襄王在位九年(公元前236年)卒。由子赵迁继位,是为幽缪王。公元前228年,秦军长躯直入,破邯郸俘虏了赵幽缪王。流放到河南房县。赵国大臣又拥立赵嘉为代王,都于代城(今河北蔚县西南)。(本文转载自赵氏宗亲微信公众号,编辑赵英雄)公元前222年,秦军继续大举攻赵国亡。赵嘉生成志。

2〖Two〗、40世赵过在汉武帝末,任搜粟都尉,改进耕耘工具,创造三脚楼,提倡代田法,促进了农业发展。生臣达。

2〖Three〗、42世,赵广汉(?——前65年)字子都,汉宣帝时,任颖川太守,曾诛杀豪强原氏,褚氏等。本始三年(公元前71年)被任命为京都行政比较高长官—京兆尹,执法不避权贵,后被杀,生赵充国。

2〖Four〗、43世,赵充国(前137年——52年),字翁孙,甘肃天水人。西汉大将,宣帝封营平侯。自天水迁长安,后迁襄阳,樊城,再迁洪州(今江西南昌市)甘露二年(前52年),以86岁高龄谢世,谥号壮侯。墓存甘肃清水县城外西北隅李家村。生赵景。

2〖Five〗、46世,赵朋与霍洪称三辅豪杰,生赵熹。

2〖Six〗、47世,赵熹,字伯阳,光武时任平原太守,生,赵纲。

2〖Seven〗、52世,赵可仕,生四子,有赵典,赵同,赵荀,赵昱(yu育)。

2〖Eight〗、55世,赵云(?——229年)今河北省正定县人,字子龙,东汉大将军,初从公孙瓒,后归刘备。备败长坂,云力战救护甘夫人和备子刘禅,威震四方。刘备得益州,任为翊将军.并从取汉中.建兴六年(公元228年),从诸葛亮攻关中,分兵拒曹真主力。曾以数十骑拒曹操大军,被誉为“一身是胆”。公元229年逝世,墓存四川大邑县城东银屏山,生赵统,赵广。

2〖Nine〗、56世,赵统,虎贲将军,生国威。赵广,虎牙将军。嗣裔落籍四川顺庆,保宁(今南充、西充、南部、广元等地)各地均有祠,子孙繁衍甚多。

30、59世,赵正,任武略将军,生赵崇。

3〖One〗、60世,赵崇为营卫司马,生赵整。

3〖Two〗、66世,赵洪恩,为唐参将,生明伦。

3〖Three〗、69世,赵大德,为司户。生维翰。

3〖Four〗、70世,赵维翰封卫国候,生坤方。

3〖Five〗、72世,赵存幼,长庆元年进士,太和中为兴元节度使,兵乱被害澶州,生家庆。

3〖Six〗、79世,赵有德,为太原守。生天锦。

3〖Seven〗、82世,赵眺,幽州都县令。生天德、天禄。

3〖Eight〗、83世,赵天德,又名赵挺,唐封御史中丞相,生启圣,

3〖Nine〗、84世,赵启圣,又名赵敬,历营、蓟、涿三州刺史,生弘殷。

40、85世,赵弘殷,少骁勇,善骑射,后唐禁军统领、汉护圣都指挥使(乾佑中),周铁骑第一军都指挥使(广顺末),右厢都指挥,龙捷左厢都指挥使,岳州防御使,检校司徒,天水县男。赠武清军节度使、太尉。生匡胤,匡义,匡美。

4〖One〗、86世,赵匡胤,建立宋朝,为太祖。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标签:# 之子# 公元前# 晋国# 金枪# 族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