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给各位分享明朝宋朝数学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古代数学考什么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One]、古代数学考什么
中国古代数学成就的考查以时间、人物、著作名称、著作内容、作品意义几个要素为主,从中选取某个或者两三个要素作为考查要点,需要我们结合当前的数学知识识记古代数学的发展成就,做到要素之间的一一对应。下面我们为大家总结了在科技史中的重要古代数学考点,望大家牢记。
商代的甲骨文中已有比较完整的字系统,从1到10的每个整数,以及100、1000、10000都有相应的符号,说明商代已有了抽象的自然数概念。
春秋时期的《易经》是中国组合数学的萌芽。大家都知道,书中通过阴阳卦爻预言吉凶,阳爻和阴爻合成“两仪”。举例,在两种卦爻中每次取3个,共有2的3次方,共计8种排列,这就是八卦。
《墨经》是战国后期墨家的著作,包括光学(小孔成像)、力学、逻辑学、几何学等各方面问题,其中讨论的几何概念可以看做作数理论研究在中国的最初尝试。《墨经》中依次给出点线面等基本几何图形的定义,它还试图把形式逻辑用于几何研究,这是该书的显著特色。
《周髀算经》是西汉时期的一部天文、数学著作。《周髀算经》在数学上的主要成就是介绍了勾股定理(据说原书没有对勾股定理进行证明,其证明是三国时东吴人赵爽在《周髀注》一书的《勾股圆方图注》中给出的)。
《九章算术》最后成书最迟在东汉前期,流传是在三国时期魏刘徽为《九章》所作的注本,它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数学专著。不仅最早提到分数问题,也首先记录了盈不足等问题,《方程》章还在世界数学史上首次阐述了负数及其加减运算法则。它的出现标志中国古代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中国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祖冲之,其主要贡献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三方面。他在刘徽开创的探索圆周率的精确方法的基础上,首次将“圆周率”精算到小数第七位,即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直到16世纪,阿拉伯数学家阿尔·卡西才打破了这一纪录。由他撰写的《大明历》是当时最科学最进步的历法,对后世的天文研究提供了正确的方法。
宋朝时期数学领域空前繁荣,硕果累累,在宋元四大数学家的杨辉、朱世杰、李冶、秦九韶(《数书九章》)的努力下,数学很多领域都达到了中国甚至是当时世界数学的顶峰。
[Two]、唐朝的数学家有哪些以及他们对数学的贡献
祖冲之通过艰苦的努力,他在世界数学史上第一次将圆周率(π)值计算到小数点后七位,即3.1415926到3.1415927之间。他提出约率22/7和密率355/113,这一密率值是世界上最早提出的,比欧洲早一千多年,所以有人主张叫它“祖率”。他将自己的数学研究成果汇集成一部著作,名为《缀术》,唐朝国学曾经将此书定为数学课本。他编制的《大明历》,第一次将“岁差”引进历法。提出在391年中设置144个闫月。推算出一回归年的长度为365.24281481日,误差只有50秒左右。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而且还是一位杰出的机械专家。重新造出早已失传的指南车、千里船等巧妙机械多种。此外,他对音乐也有研究。著作有《释论语》、《释孝经》、《易义》、《老子义》、《庄子义》及小说《述异记》等。
[Three]、明朝数学家有哪些
〖One〗、王文素,字尚彬,山西汾州(今汾阳市)人,约生于1465年,于明朝成化年间(1465-1587)随父王林到河北饶阳经商,遂定居。
〖Two〗、自古晋商多儒商,王文素出生于中小商人家庭的王文素,受所处社会及家庭影响,自幼颖悟,涉猎书史,诸子**,无所不知。尤长于算法,留心通证,以一生之精力,完成了《新集通证古今算学宝鉴》这一数学巨著,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