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忽必烈对宋朝评价这个问题,元世祖评价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块儿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One]、忽必烈为什么不封赏刘秉忠呢
刘秉忠自称心灰意冷,还提出要回去当一个和尚,忽必烈故意和他演戏给众人看。刘秉忠的丞相之职被忽必烈撤去,他被安排到益州当和尚,刘秉忠当众气愤而去。郝经奉忽必烈之命去宋朝议和,他离开前和刘秉忠告别
[Two]、忽必烈实力
〖One〗、忽必烈是蒙古帝国的末代大汗,也是大元王朝的开国皇帝。作为成吉思汗铁木真的孙子、托雷的儿子,忽必烈身上既有蒙古人征伐天下的血液,又有对中原人才的重视之心。忽必烈就在潜邸之时,就开始积极网络中原文士,了解汉地地理、文化,身边聚集了一大批以汉族知识分子,作为幕僚,充当智囊。
〖Two〗、就在窝阔台时期,忽必烈身边就招揽了汉族知识分子窦默和姚枢等人,由于长期受到汉人熏陶,忽必烈成为蒙古贵族中对中原最了解的人之一。这就为其兄蒙哥成为蒙古大汗之后,任命忽必烈总领漠南汉地事务,打下了基础。在总领漠南之后,忽必烈进一步任用汉族幕僚和知识分子,先后出现了一批如刘秉忠、许衡、姚枢、郝经、张文谦、窦默、赵璧等名士。
〖Three〗、此后,忽必烈受命与大将兀良合台远征云南,灭大理国。在蒙哥兴师伐南宋之际,忽必烈被授命为东路军代总指挥。蒙哥在合州前线逝世后,忽必烈在部分诸王的推戴下,以汉地丰富的人力、物力为依托,出兵击败竞争对手阿里不哥,成功登上汗位。
〖Four〗、此后,忽必烈以大都为首都,建立大元。之后,命伯颜大举伐宋,最后消灭了流亡在崖山的南宋残余势力,完成了全国的大统一。
〖Five〗、忽必烈作为一个来自游牧民族的蒙古人,作为一个征服者,他重视中原文化,推崇儒术,重视中原农业的恢复和发展,在被征服的地区建立新的秩序,可谓一个成功的领导者。相比宋朝皇帝,忽必烈无疑高出一筹,忽必烈更具备成为领导者的能力。
[Three]、元世祖评价
〖One〗、元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1215年9月23日—1294年2月18日),蒙古族,政治家、军事家。监国孛儿只斤·拖雷第四子,元宪宗孛儿只斤·蒙哥弟弟。大蒙古国第五位可汗,元朝开国皇帝。蒙古尊号“薛禅汗”。
〖Two〗、1251年,孛儿只斤·蒙哥任孛儿只斤·忽必烈为总理漠南汉地军国庶事,南驻爪忽都之地。他先后任汉族儒士整饬邢州吏治,立经略司于汴梁,整顿河南(今洛阳)军政,并屯田唐、邓,收到积极效果。1253年,受京兆(今陕西西安)封地。同年,忽必烈受命与大将兀良合台远征云南,灭大理国。1258年蒙哥兴师伐南宋,授命忽必烈代总东路军。1259年9月,蒙哥在合州前线驾崩。1260年3月,忽必烈在部分诸王的推戴下,即汗位于开平,建元中统。忽必烈以汉地丰富的人力、物力为依托,出兵击败阿里不哥。
〖Three〗、1271年(至元八年),建国号为大元,确定以大都为首都。1274年(至元十一年),命伯颜大举伐宋朝。1279年(至元十六年)最后消灭了流亡在崖山的南宋残余势力,完成了全国的大统一。
〖Four〗、统一全国后,忽必烈重用回回人阿合马,后阿合马独擅朝政。1282年(至元十九年),大都发生了王著、高和尚刺杀阿合马事件。此后,忽必烈又先后任卢世荣、桑哥专理财政,都以失败告终。同期,忽必烈接连派遣军队远征日本、安南、占城、缅甸与爪哇,但都遭到失败。但抗击海都、笃哇等西北诸王的侵扰和平服东北诸王乃颜叛乱,具有一定积极作用。
〖Five〗、1294年(至元三十一年),忽必烈驾崩,庙号元世祖。
〖Six〗、忽必烈作为一个征服者给被征服地区的人民带来了浩劫,但在历史上仍能获得不错的评价。忽必烈是一个比较成功的新秩序建立者。他是少数能够重视汉文化,推崇儒术的蒙古统治者之一。虽来自游牧民族,但十分重视中原农业的恢复和发展。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张帆认为,忽必烈的“历史功绩”在于他接受了汉文化。马可·波罗将忽必烈尊崇为“诸君主之大君主或皇帝”,称赞忽必烈是“人类远祖阿丹(Adam)以来迄于今日世上从未见广有人民、土地、财货之强大君主”,并认为这是“彼实有权被此名”。
〖Seven〗、《元史》:世祖度量弘广,知人善任使,信用儒术,用能以夏变夷,立经陈纪,所以为一代之制者,规模宏远矣。
关于忽必烈对宋朝评价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