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宁百科知识网

冠宁百科知识网

唐朝最大的宦官是谁在位

网友投稿 -
唐朝最大的宦官是谁在位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唐朝最大的宦官是谁在位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唐朝最大的宦官是谁在位以及武则天太监是谁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块儿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唐朝的公公怎么称呼
  2. 宦官专权的朝代
  3. 武则天太监是谁

[One]、唐朝的公公怎么称呼

〖One〗、唐代的太监称公公(高力士即高公公,或直呼其名)

〖Two〗、唐代,宦官由内侍省,掖庭局,宫闱局,奚官局,内仆局,内府局管理。掌管宫内的簿册,门卫,病丧,仓库供应等事项。各局长官称令或丞。唐太宗时,对宦官限制较严格,规定内侍省宦官比较高官阶为三品,数额亦有限制。太宗死后,制度渐驰。中宗时,宦官总数增至3000名,被授七品以上的多达千人,玄宗时,宦官多而滥,仅四五品者就千人以上。授予三品左右监门将军衔者大有人在。安史之乱后,宦官势力膨胀,甚至封王爵,位列三公。部分宦官还染指军权。

[Two]、宦官专权的朝代

〖One〗、宦官作为古代王朝的一个特殊群体,虽然身体残缺、地位卑贱,但往往却能在政治舞台上不断掀起腥风血雨,其原因便在于皇帝往往将君主权力赋予一部分给宦官,从而导致宦官专权干政

〖Two〗、东汉:外戚专权现象十分严重,皇帝为收权而重用宦官

〖Three〗、东汉宦官专权严重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皇帝的普遍年幼,由于皇帝年幼无知,朝政便往往操之于其幕后之首,而母后临朝又往往依赖于外戚,结果导致东汉外戚干政现象十分严重。而当皇帝逐渐长大,想要收回权力,长于深宫、势单力孤的皇帝,所能依靠的也仅有朝夕相处的宦官,而这便是东汉宦官专权现象极为严重的原因。

〖Four〗、唐朝:“安史之乱”后大臣不被信任,皇帝为安全而宠信宦官

〖Five〗、唐朝初期,朝廷对于宦官限制极为严格,唐太宗便规定内侍“不任以事,惟门阁守御、廷内扫除、禀食而已”,虽然唐太宗去世之后,宦官数量不断增加,到唐中宗时已经达到三千余人,但内廷依然延续着宦官不得干预政事的规矩,直到唐玄宗李隆基即位

〖Six〗、自武则天称帝建立武周之后,唐朝便陷入了相当长的一段混乱期,先是“神龙政变”推翻了武则天,紧接着“景龙政变”、“唐隆政变”、“先天政变”接连爆发,而在此过程中,唐玄宗李隆基之所以能够铲除韦皇后和太平公主,夺取和坐稳皇位,宦官高力士可谓功劳不小。

〖Seven〗、于是,唐玄宗即位之后,高力士迅速得到重用,高力士得以以右监门卫将军的身份执掌内侍省,一时间在朝中权势高涨,就连太子李亨、权相李林甫、藩帅安禄山也要想方设法的巴结。到了天宝十三年(754年),唐玄宗又增设内侍监作为内侍省长官,并任命高力士和袁思艺为内侍监,正式打破了唐初的规定。同时,唐玄宗还往往派宦官作为监军,从而加强对节度使和军队的控制

〖Eight〗、唐朝的宦官干政,主要源于皇帝对大臣的不信任,尤其是“安史之乱”和“奉天之难”中大臣们的表现,简直让皇帝失望透顶。为了稳固皇权,皇帝也只能以通过相对更容易控制和表现极为忠诚的宦官,来控制军队和朝中大臣。

〖Nine〗、明朝:皇权与文官集团矛盾尖锐,皇帝通过宦官对抗外廷

〖Ten〗、明朝的宦官干政,源于特殊的“票拟”制度,即朝中的大小事务,先由内阁拟定意见,以笔墨写于票签上,然后呈送皇帝决策。这种制度下,内阁只是掌握着一定的建议权,而六部则掌握着执行权,至于决策权则被皇帝牢牢地掌握在了手中。

1〖One〗、明朝宦官专权局面的形成,源于特殊的“票拟”制度,而发展于文官集团与皇权的矛盾,恶化于内廷、外廷之党争。不过,明朝宦官权力再大,也只是皇权对抗外廷的工具,他们的权力源头还是在于皇权,因此一旦失去皇权支持,宦官权力再大也会迅速败亡。

[Three]、武则天太监是谁

〖One〗、高力士,本名冯元一,高力士并不是他的本名。这位高力士虽然是所谓的“刑余之人”,但其实人家的来头并不小。高力士其先祖出身于北燕长乐冯氏,乃是北燕皇族,后来到了北魏依然和北魏皇族关系密切,官居高位。冯家另一支由于不愿投降北魏于是去到了高句丽,之后由冯业率领南渡投降刘宋,定居在岭南,成为了岭南豪族。

〖Two〗、到了冯元一的曾祖冯盎这一辈,冯家已经是岭南举足轻重的家族,冯盎本人在隋唐两代都是朝中的大人物,让皇帝都无法无视他的存在。冯盎归顺唐朝后,被封为上柱国、高州总管、越国公,冯家此时的地位不可谓不尊贵,冯家在这几百年里几乎垄断了岭南地区各地刺史,堪称岭南的“土皇帝”。

〖Three〗、但冯元一虽然生在如此显赫的富贵之家,但他的命却并不好,他的父亲冯君衡继承了其祖父的潘州刺史的位置后被人诬陷谋反,武则天派兵讨伐,导致冯元一的父亲阵亡,而他们一家人也妻离子散。当时还尚未满十岁的冯元一在这场横祸中,不幸受了宫刑。就这样,曾经的豪门少爷,入宫成了宦官。

〖Four〗、武则天看这个孩子聪慧机灵,长得也算一表人才,就把他留在了身边侍奉自己,还让内侍省宦官高延福收了冯元一当养子,由此他也就改姓了“高”。至于力士这个外号的来源,则是因为他虽然是个在内廷长大的阉人,但却依然有男性的刚强,他在宫中学文习武,并且射箭的技术极其精湛,由此得名“冯力士”,改名之后,也就成了现在我们所熟知的高力士。

〖Five〗、之后,高力士尽心侍奉李隆基,得到李隆基的信任和恩宠。当李隆基发动唐隆之变,高力士在宫中担任内应,最后杀死了当时意图乱政并效仿武则天的韦皇后和安乐公主,拥立了李隆基之父李旦登基,即唐睿宗。不久唐睿宗禅位给儿子李隆基,即后来的唐玄宗。而高力士也更受恩宠,负责传达诏命,已经有资格介入政事。甚至他还曾化解了宰相姚崇和玄宗之间的误会,使玄宗与姚崇之间和睦相处。

〖Six〗、高力士非常受到唐玄宗的器重,唐玄宗曾这么表达过自己对于高力士的信任:“力士应承于前,我歇息则安稳。”将部分决策权交给他,我甚至还能安心歇息,可见玄宗对高力士多么放心。所以高力士常常得以在大殿旁边休息,很少回到自己家,以便随时伺候皇帝身旁。

〖Seven〗、高力士受到如此恩宠,少不了想要和他搞好关系的人。唐肃宗还在东宫时,曾经将他称为“二兄”;驸马则称高力士为“爷”;而金吾卫的大将军程伯献甚至和高力士结拜为兄弟,当高力士的母亲去世时,程伯献像自己的母亲去世一样,披头散发、披麻戴孝、接待来宾。可见当时高力士的权势之大,使得整个朝中不缺想要向他献媚的大臣。

〖Eight〗、不过,相比于那些为了权势依附到自己身边的人,高力士自己的内心却很清楚自己的位置,哪怕自己已经如此权力熏天,但他面对唐玄宗依然诚惶诚恐,不敢怠慢,不该说的不说,不该做的不做,小心侍奉。而且高力士虽然权大,但他并不专权,也不和权臣奸相同流合污。

〖Nine〗、当唐玄宗统治后期,李林甫专权时,高力士曾多次向唐玄宗或委婉或直接地表达规劝,希望唐玄宗能够像以前一样勤政,不要被权臣迷惑,但唐玄宗却认为自己的江山依然高枕无忧。

〖Ten〗、唐玄宗不顾高力士的劝说,依然继续之前那种醉心声色的生活,最终终究酿成的安史之乱的悲剧,不仅被迫在马嵬坡缢死自己最宠爱的妃子,还被儿子直接变成了太上皇。当唐肃宗身边的宠臣李辅国私自下诏将唐玄宗迁往西内(指太极宫)时,高力士因为李辅国对唐玄宗不敬,狠狠地训斥了李辅国。李辅国虽然当场没有发作,但高力士却得罪了这个狭隘的人。

1〖One〗、李辅国之后再次下假诏书,将高力士和玄宗身边的老臣们下放到了偏僻且多瘴气的黔中道。高力士自己虽然生活也很艰难,但却依然不放心千里之外的玄宗。

1〖Two〗、没想到仅仅两年后,玄宗竟然和肃宗两任皇帝相继去世,代宗李豫登基大赦天下,高力士也得以遇赦返京。但是当他知道自己侍奉了一辈子的玄宗已经去世之时,他“号天叩地,悲不自胜。”常常独自痛哭流泣,最后悲痛过度,因病抑郁去世。

1〖Three〗、史书评价高力士“恭而不劳、亲而不黩、谏而不忤、久而不厌、美畅于中、声闻于外。”这个评价中肯而科学地评判了这位一代贤宦的功与过,肯定了他的贡献和他忠诚甚至他的行为方式,高力士的千古贤宦之名确实名副其实。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标签:# 宦官# 高力士# 玄宗# 皇帝# 专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