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宁百科知识网

冠宁百科知识网

粽子唐朝

本站原创 -
粽子唐朝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粽子唐朝,最早的粽子用什么包的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块儿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粽子的历史研究报告
  2. 最早的粽子用什么包的
  3. 粽子的历史发展

[One]、粽子的历史研究报告

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史料中关于粽子的记载,始于东汉。当时的粽子包成牛角状,称为“角黍”。西晋周处《风土记》称:“古人以菰叶裹黍米煮成,尖角,如粽榈叶心之形。”另据古籍记载,夏至用黍和鸡祭祀祖先,早在殷、周时就有。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初学记》中有这样的记载:汉代建武年间,长沙人晚间梦见一人,自称是三闾大夫(屈原的官名),对他说:“你们祭祀的东西,都被江中的蛟龙偷去了,以后可用艾叶包住,用五色丝线捆好,蛟龙最怕这两样东西,这样就不用担心再被蛟龙破坏了!”于是,人们便以“菰叶裹黍”,做成“角黍”。世代相传,逐渐发展为我国端午节食品。

端午节中,人们会互赠九子粽寓意求子。九子粽是粽子的一种,即为九只粽连成一串,有大有小,大的在上,小的在下,形状各异,非常好看。并且九种颜色的丝线扎成,形成五彩缤纷。九子粽大多是作为馈赠亲友的礼物,如母亲送给出嫁的女儿、婆婆送给新婚的礼物等,因为“粽子”谐音“中子”,民间有吃了“粽子”能得儿子的风俗。“粽子”是“众子”的谐音,寓意人丁兴旺。

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Fourteen〗、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因为“粽”和“中”音近,取“功名得中”之意,在古时寓意学士考中功名。通常古代科举考试都在秋天,因此在端午节时,要考取功名中第的人吃粽子可以寓意一举中的。

因为“粽”和“宗”音近,因此端午节吃粽子寓意取“光宗耀祖”,所以家家户户的人都在过端午的时候吃上粽子。

粽子来历有很久的历史了,所以有着流传了很多的历史故事。其中流传比较多的是民间传说的屈原投江的故事,因为人们很思念他,所以在每年五月初五在江中投入粽子用来祭祀屈原。不过不管故事是否虚化了,都是我们大中国的一个美好的由来。

[Two]、最早的粽子用什么包的

最早的粽子是用芦苇叶或者竹叶包的。

1.据考古学家发现,我国出土最早的粽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那时候的粽子是用芦苇叶或者竹叶包裹的。

2.在史书中也能发现有关于粽子使用芦苇叶或者竹叶包裹的说明,可以证实这种包裹方式在古代的广泛应用。

[Three]、粽子的历史发展

〖One〗、粽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200年前的春秋时期。当时,一位叫作“屈原”的文人从离家出走,在途中遭遇了洪水灾害,只得在一座小岛上求生。为了避免食物腐烂,他用竹叶将食物包裹,再把竹叶扎成粽子的形状,以保存食物。这便是中国粽子的起源。

〖Two〗、随后,粽子被引进到南方,并且渐渐流传开来。在南宋时期,粽子已被普遍采用,穷人也能吃上粽子,甚至成为了民间的传统食品。现如今,中国的五节粽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符号,在端午节期间,粽子也成为中国人庆祝节日的必备食品

文章分享结束,粽子唐朝和最早的粽子用什么包的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

标签:# 粽子# 屈原# 竹叶# 端午节# 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