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宁百科知识网

冠宁百科知识网

日本建筑宋朝

原创编辑 -
日本建筑宋朝

大家好,如果您还对日本建筑宋朝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日本建筑宋朝的知识,包括北宋时期的日本叫什么名字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唐宋建筑特点和区别是什么
  2. 东晋时期有名的建筑
  3. 北宋时期的日本叫什么名字

[One]、唐宋建筑特点和区别是什么

〖One〗、朋友,你应该知道日本的法隆寺吧,那座建筑就与唐朝古建筑极其相似,下面我就来说说区别:

〖Two〗、中国建筑的特点:以柱、梁等为主要构件,抗震能力强;特别是木质结构的房屋,运送材料省时以及爬虫怕火怕潮湿

〖Three〗、日本建筑的特点:充满了严谨、精细的性格,它们的设计师能把自然环境以及历史风范等等一些比较有意义的东东刻画并仿照去建造

〖Four〗、(形态上、曲线部分于中国唐代建筑相同)

[Two]、东晋时期有名的建筑

〖One〗、位于金陵城南偏西的集庆路南边、凤游寺小学东面,如今有一座修复于2003年、且占地面积仅2亩多的古刹——瓦官寺。

〖Two〗、然而,瓦官寺却是金陵最早的佛寺之一,其在鼎盛时期,殿宇宏大,塔阁高耸,据岗临江,闻名遐迩。

〖Three〗、早在距今1600多年的东晋年间,当时的秦淮水南(即今内秦淮河以南),驻有官方的陶业管理机构,后奉旨迁徙至秦淮河北,并在南岸的旧址兴建寺院,名曰“瓦官寺”。

〖Four〗、明汪道昆的《瓦官寺碑》记载:“晋都金陵,则秦淮水南,故有瓦官地。兴宁中,诏徙瓦官水北,就故地建寺,为慧力居。”

〖Five〗、瓦官寺建于东晋兴宁二年(364年);南朝梁时又增造殿堂,并建瓦官阁;据记载,当年瓦官阁高240尺,为当时建康城比较高建筑;南唐升元年间(938-942年),寺改名“升元寺”,阁改称“升元阁”;宋开宝八年(975年),寺阁皆毁于兵焚;宋太平兴国年间(976-984年),复为崇胜戒坛。在宋代之前,紧邻瓦官寺的西边,是浩瀚的长江。据宋《方舆胜览》云:“升元寺,即瓦棺寺也。在城西隅,前瞰江面,后据重冈,最为古迹。”

〖Six〗、明朝初期,瓦官寺已废,其一部分成了徐达的族园,另一部分则成为骁骑卫仓。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徐园旁积庆庵改建,沿曰瓦官寺。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僧人圆梓募赎台地,大建梵刹,亦称瓦官寺。并将平地部分称为下瓦官寺,台地部分称为上瓦官寺。

〖Seven〗、据葛寅亮于明万历年间编撰的《金陵梵刹志》记载,当时,上瓦官寺“基址四十亩,东至民房,南至吴家地,西至官街,北至官街。”下瓦官寺“基址十亩,东至上瓦官寺,南至齐府园,西至城墙,北至万竹园。”

〖Eight〗、明代状元焦竑还将上瓦官寺改名为凤游寺。清咸丰年间(1851-1861年),上下瓦官寺皆毁于兵火。同治、光绪年间进行了复建和修葺,并在瓦官寺基址上修建了妙悟庵。

〖Nine〗、中国佛教八大宗派之一的天台宗,其创始人、陈隋时期的智顗,世称“智者大师”或“天台大师”,在中国素有“小释迦”的尊号。

〖Ten〗、陈废帝光大元年(567年),智顗30岁,在南岳慧思禅师处参学后,率领约30人前往陈朝国都建康(今南京)弘传禅法。两年后,受请移驻瓦官寺,开讲《妙法莲华经》。据说当时智顗对题目中仅“妙”一字的解释,就足足讲了90天。从而在中国佛教史上,流传有著名的“九旬谈妙”的佳话。

1〖One〗、智顗在瓦官寺住了八年,这期间其专研法华经义,条分缕析,阐释深意,树立新的宗义,为后来创宗立派积累奠定了丰厚的理论基础。

1〖Two〗、智顗经过不断的总结提高,终于形成以“一念三千”和“三谛圆融”为中心思想的独立学派,即:天台宗,也称法华宗。该宗是中国汉传佛教最早创立的一个宗派。它集合南北各家义学和禅观之说,加以总结并发展而成一家之言,对隋唐以后成立的各宗派多有影响,并延续至今。故后人尊瓦官寺为天台宗的祖庭。

1〖Three〗、已故的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曾说:“天台宗的智者大师是在南京最初宣讲他的学术。”

1〖Four〗、九世纪初,日本僧人最澄入唐求法学天台宗教义,后将此宗传到日本;十三世纪由此又分出日莲宗。十一世纪末,高丽僧人义天入宋学天台宗教义,也把天台宗传到了高丽。

1〖Five〗、天台宗至今在日本、韩国仍很盛行。由于瓦官寺是天台宗的发源地,所以瓦官寺在日本和韩国佛教界久负盛名,也是他们心目中的祖庭。

1〖Six〗、瓦官寺在晋代就因藏有“三绝”而著称于世。

1〖Seven〗、所谓“三绝”,一是狮子国(今斯里兰卡)所赠的四尺二寸高的玉佛像。据《梁书》记载,当时狮子国得悉东晋孝武帝崇信佛教,故特派遣沙门昙摩渡海送来玉佛,被供奉在瓦官寺内。

1〖Eight〗、二是东晋时期与画家顾恺之齐名、且与书法二王(王羲之、王献之)相提并论的美术家、雕塑家戴逵,用其所创的干漆夹纻法塑造的五方佛像。干漆夹纻法后经鉴真大师传入日本,日本唐招提寺的国宝鉴真和尚像就是采用干漆夹纻法所塑。

1〖Nine〗、三是东晋画家顾恺之(字长康)所绘《维摩诘示疾图》(亦称《维摩诘居士像》)壁画。

20、据《佛祖统纪》、《金陵梵刹志》等史料记载,“兴宁中(364年),瓦官寺初置,僧众设会,请朝贤鸣刹清疏(即:募捐)。”其时,士大夫莫有过十万者。“顾恺之直打刹(认捐)一百万,长康素贫,时皆以为大言。后寺成,僧请勾疏(兑现),长康曰:‘宜备一壁’,遂闭户往来一百余日,画维摩一躯。工毕将欲点眸子,谓寺僧曰:‘第一日开,见者责施十万,第二日开,可五万,第三日,可任例责施。’”

2〖One〗、到了预定的第一天开放日,顾恺之挥毫为画像点睛,顿时,维摩诘双目熠熠生辉,神采焕发,人物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在场者一片惊呼,进而轰动全城,众人争相入寺一睹维摩诘画像的神采。“施者填塞,果得钱百万”。

2〖Two〗、宋苏魏公《题维摩像》云:“顾生首创维摩诘像,有清赢示病之容,隐几忘言之状。陆探微、张僧繇效之,终不能及。”而陆探微、张僧繇这两位均是南朝时期皇帝御用的名画家。

2〖Three〗、相传,当年“诗圣”杜甫漫游金陵,特别喜欢瓦官寺这幅《维摩诘居士像》,杜甫的南京朋友许八送给其一幅此画像的临摹本,杜甫看后非常高兴,写下一首《送许八拾遗归江宁觐省》,诗中最后两句是:“看画曾饥渴,追踪恨渺茫。虎头金粟影,神妙独难忘。”表达了杜甫当时的激动心情和美妙印象。

[Three]、北宋时期的日本叫什么名字

〖One〗、日本列岛上在4世纪后才出现国家,之前只有部落,日本列岛原来并不叫日本。在古代日本神话中,日本人称其为“八大洲”、“八大岛国”等。据《汉书》、《后汉书》记载,我国古代称日本为“倭”或“倭国”。公元五世纪,日本统一后,国名定为大和。

〖Two〗、《新唐书·日本传》中有记载:咸亨元年(670年),倭国遣使入唐,此时倭国已“稍习夏言,恶倭名,更号日本。使者自言,因近日出,以为名。”

〖Three〗、宋朝(960年—1279年)所以,宋朝的时候日本就已经叫日本了

关于日本建筑宋朝和北宋时期的日本叫什么名字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标签:# 日本# 天台# 金陵# 东晋# 建筑

上一篇日本大哭宋朝

下一篇播宋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