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宁百科知识网

冠宁百科知识网

宋朝不厚葬

原创编辑 -
宋朝不厚葬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宋朝不厚葬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北宋墓为何十室九空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块儿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本文目录

  1. 大宋天子和杨家将由来
  2. 死葬北邙的出处
  3. 北宋墓为何十室九空

[One]、大宋天子和杨家将由来

是由北宋名将杨业为原型演变而来的。杨业是北汉的将领,后来归附北宋。在宋太宗要收复燕云十六州战役中,因各路军队失败后撤,导致杨业孤军深入,陷入辽军的包围之中,突破重围没有得到宋军接应力战而死,他的英勇不仅受到辽军礼遇厚葬,也使后人钦佩传扬。

[Two]、死葬北邙的出处

〖One〗、“生在苏杭,死葬北邙”中的“死葬北邙”指的是死要葬在北邙山。出自白居易的诗句"何事不随东洛水,谁家又葬北邙山"。古人讲究阴阳两宅,死后住的阴宅和生前往的阳宅同样重要,因此对于选取墓地这件事情上,是非常慎重的。至于选取北邙山的理由,都和古人的讲究分不开。

〖Two〗、一是风水龙脉,黄河南岸一条巨龙顺着河道自西向东蜿蜒至偃师和巩义附近探头伸进黄河。北邙正好位于龙头的颈窝位置,龙头北昂探水又有回护之意。葬于此背靠邙山,面瞻黄河,确实是个风水宝地。

〖Three〗、二是土质,古人都讲究厚葬,这个厚葬的“厚”有两个意思。其一是丰厚的陪葬,也就是说陪葬的服饰器物精美量多。其二就是关于坟茔的修建。这个厚指的就是深埋和筑起高高的坟丘了。这个深埋和筑起高高的坟丘,就对土质要求比较高了。邙山位于黄河中下游,上游黄土高原长年累月的水土流失在黄河的转弯处形成了巨大的淤积和沉淀。因此邙山土层厚,表土紧密结实,土质黏性大,最宜殡葬。

〖Four〗、三是地理位置,邙山的地理位置极重要。北邙山西邻十三朝古都洛阳,这个有5000多年文明史、4000年建城史、1500多年的建都史、105位帝王龙蟠于此的洛阳城,拥有“东压江淮,西挟关陇,北通幽燕,南达荆楚”的绝对区位优势。

〖Five〗、东近八朝古都开封,开封迄今已有4100余年的建城史和建都史,先后有夏朝、春秋战国时期魏国、五代后梁、后晋、后汉、后周、辽朝、北宋和金朝等相继在开封定都。

〖Six〗、历朝历代的这些皇帝,生为帝王,居“天之下中”,从这里可掌控天下。死成列祖,仍“宅滋中国”,在这里可“恩泽华夏”,阴及后世。所以邙山自古为帝王最理想的埋骨所,千年以来,帝王卧之,将相寝之,名人趋之,富豪贵之,百姓荣之,日见其盛,岁见其寿。

[Three]、北宋墓为何十室九空

〖One〗、北宋共历9位皇帝,但在“靖康之变”发生时,宋徽宗、宋钦宗被金人掠走,宋徽宗病死于“五国城”,最终被葬在绍兴,而宋钦宗病死燕京,死后也没能叶落归根。

〖Two〗、但宋太祖赵匡胤在即位后曾为其父赵弘殷修建陵墓,即宋宣祖的“永安陵”,所以,在巩义这片陵区便有“七帝八陵”之说。陵区内除了帝陵,还有22座后陵。

〖Three〗、在靖康元年闰十一月(公元1127年),金军攻陷都城之初,北宋皇陵便惨遭劫掠。金兵打开陵墓,哄抢墓中珍宝,焚烧陵寝。一时间,陵园之内,烟火弥漫,尸骨遍野。建立了伪齐政权的刘豫也趁机挖盗北宋皇陵,发动十余万乡兵将陵墓内的陪葬品盗掘一空。

〖Four〗、绍兴己未(1139年)宋人郑刚中曾亲眼目睹了北宋皇家陵园的惨状:“陵四面阙角楼观虽存,颠毁亦半。”短短13年,7位北宋皇帝、22位北宋皇后以及大大小小的随葬墓就被盗掘一空,地面建筑尽皆毁坏。

〖Five〗、北宋皇帝的身后事实在是令人唏嘘不已。然而,慌忙逃到临安的南宋皇帝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甚至连他们那更为寒酸的陵墓在后来也没能幸免于难,最惨的就是宋理宗了,据传他的头颅被做成了一种“饮器”。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标签:# 北宋# 黄河# 厚葬# 陵墓# 靖康

上一篇宋朝不吃蟹

下一篇宋朝三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