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宁百科知识网

冠宁百科知识网

唐朝官爵等级

原创编辑 -
唐朝官爵等级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唐朝官爵等级,以及唐朝侯爵是几品官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录

  1. 唐朝的三品官和四品官分别是什么
  2. 唐朝侯爵是几品官
  3. 爵位的等级名称

[One]、唐朝的三品官和四品官分别是什么

唐朝官员品级是古代官员等级制度,唐朝官员品级依正、从、上、下分为九品三十级。包含官爵,文武职官,勋位等品阶。三品官分为正三品和从三品。四品官分为正四品上和从四品下。

职官:中书令、侍中(代宗大历年间擢升正二品)、六部尚书、十六卫大将军、太子宾客、太常卿、太子詹事、中都督、上都护

武散官:冠军大将军、怀化大将军

职官:御史大夫、秘书监、光禄/卫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卿、左右散骑常侍、国子祭酒、殿中监、少府监、将作大匠、诸卫羽林千牛将军、下都督、上州刺史、大都督府长史、大都护府副都护

职官:黄门侍郎、中书侍郎、尚书左丞、六部侍郎、太常少卿、中州刺史、军器监、上都护府副都护、上府折冲都尉

职官:尚书右丞、尚书诸司侍郎、左右千牛卫/左右监门卫中郎将、亲勋翊卫羽林中郎将、下州刺史

职官:光禄/卫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少卿、秘书少监、殿中少监、内侍、大都护府/亲王府长史

职官:国子司业、少府少监、将作少匠、京兆/河南/太原府少尹、上州别驾、大都督府/大都护府/亲王府司马、中府折冲都尉

[Two]、唐朝侯爵是几品官

〖One〗、侯爵不是一个官职,所以单纯受封侯爵的人没有品级。它只是一种类似于现在官员待遇级别的荣誉性封号,或者说是爵位。

〖Two〗、也就是说,在实封的前提下,郡侯可以食禄这个郡的多少多少人的赋税;县侯可以食禄这个县的多少多少人的赋税。封侯和其他由皇帝赐予的爵位一样,通常都是给有功之臣及其后人的,作用是在其官职应得的俸禄之外,在奖赏性的使其能获得一些额外的收入,而且在一般情况下,能获此殊荣的人通常官职是比较高的,因为在唐朝,皇帝所册封爵位的通常是朝堂之上的大臣或是封疆大吏。

[Three]、爵位的等级名称

〖One〗、爵位,又称封爵、世爵,原本是指诸侯获封赐的封建等级,因此爵位本来是与封建制度密切相关的。但某些国家(例如不列颠)在封建制度没落后,依然沿用爵位体系。

〖Two〗、爵是古代君主对贵戚功臣的封赐。在中国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爵,后代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不尽相同。

〖Three〗、唐代杜佑《通典·职官·封爵》记载,自尧帝、舜帝以及夏朝,但此事无实物资料证实。

〖Four〗、周代,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爵,均世袭罔替,封地均称国,在封国内行使统治权。各诸侯国内,置卿、大夫、士等爵位,楚国等置执圭、执帛等爵。卿、大夫有封邑,对封邑也可以行使统治权、唯受命于诸侯。

〖Five〗、《孟子。万章篇》:“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凡五等也。君一位,卿一位,大夫一位,上士一位,中士一位,下士一位,凡六等。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凡四等。不能五十里,不达於天子,附于诸侯曰附庸。天子之卿受地视侯,大夫受地视伯,元士受地视子男。”

〖Six〗、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普遍废除了卿大夫的采邑制度而实行郡县制,出现了有别于之前卿大夫的封爵,如通侯、君等。这些新设的封爵有大小不等的食邑,但不能世袭。

〖Seven〗、秦朝,继续使用自商鞅变法后定下的自公士至彻侯二十等爵,专门用以赏功。彻侯食县,其他诸爵得食俸禄如官吏。

〖Eight〗、公士秦、汉二十等爵的第一级,即最低一级。有此爵之民,仍须服役,仅身份略优于无爵之人

〖Nine〗、上造秦、汉二十等爵的第二级,只高于公士。《汉书·百官公卿表》颜师古注:“造,成也,言有成命于上也。”此爵仅高于无爵,仍须服役。

〖Ten〗、簪袅秦、汉二十等爵的第三级,高于上造,仍须服役。公元前186年汉代的《田律》和《户律》规定受田数额为簪袅3顷(300亩),簪袅3宅(宅地的标准是以30步见方的土地为一“宅”)。出土秦代竹简表明:在军中,每顿吃的饭菜因爵位不同而不同。簪袅可以有精米一斗,酱半升,菜羹一盘,干草半石。

1〖One〗、不更秦、汉二十等爵的第四级,不更者,即可免充更卒(轮流服役的兵卒)之意,其他之役,仍须照服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唐朝官爵等级和唐朝侯爵是几品官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

标签:# 一位# 爵位# 职官# 唐朝# 侯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