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唐朝渤海产马的问题,以及和渤辽国真实历史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下面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One]、唐代渤海国遗址在牡丹江的什么地方游览后的感觉如何
〖One〗、渤海上京龙泉府遗址位于黑龙江宁安市渤海镇境内。遗址处于张广才岭老爷岭相间的**城盆地之中,牡丹江水由西向北向东三面环绕而过,与国家首批认定的重点风景名胜镜泊湖相比邻,是山河拱戴,水陆交汇,物产丰富的一方胜地。
〖Two〗、渤海上京龙泉府遗址是中国唐代的粟末革末革曷族为主体建立的区域性民族政权渤海国(公元698-926)五京之一上京龙泉府京府所在地。同时,自渤海国三世文王大钦茂时期之后(约公元755元)曾两度为渤海国王都所在地,先后长达160余年。渤海全盛时期,东至日本海,南接新罗,西接契丹。北至黑水,西南接唐,全境方达五千余里,设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一百三十余县。历史上誉为“海东盛国”。这里当时是渤海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渤海上京龙泉府遗址是近来我国保存最完好的唐代都城遗址,1961年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Three〗、公元926年,渤海国被契丹所灭,随建东丹国辖原渤海国江域,仍以上京龙泉府为都,改名为天福城。二年后,公元928年东丹国南迁,随将上京龙泉府焚毁。
〖Four〗、渤海国都城废弃湮灭十多个世纪,虽经千余年风雨剥蚀,但城垣、宫殿基址、禁苑址、寺庙址都保存完整,仍然辉映着唐代渤海国都城建筑昔日宏旷壮观的风采,昭示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胸怀。
〖Five〗、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中外考古工作者对遗址进行了多次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这些文物是研究我国东北民族史、文化史乃至研究东北亚历史的宝贵资料,为中外考古界关注。
〖Six〗、渤海国上京城遗址地处旅游干线,集考古发掘、科学探密、旅游观光为一体,是值得一游的好去处。
[Two]、渤辽国真实历史
〖One〗、渤辽国建于隋大业十一年,由女真族统治,疆域东达山海关,西至摩天岭(今位于辽阳南部),南达黑风关狮子口(位于今旅顺南),北至沈阳城,是当时渤海一带最强的少数民族封建国家。
〖Two〗、建国之初,对隋王朝俯首称臣,隋灭以后,独立与渤海一带。公元626年,渤辽国派出使臣出使长安朝见高祖李渊,自次年向唐王朝俯首称臣,年年向唐朝进贡。
〖Three〗、贞观十三年,渤辽内部发生叛乱,唐太宗李世民御驾远征渤辽,贞观十八年,方才平定渤辽之乱。
〖Four〗、公元759年,渤海国发兵进攻渤辽,渤辽由于毫无准备,辽东一带迅速沦陷,渤辽曾上书唐肃宗请求援助,但因中原发生安史之乱,唐朝已无其余可用之兵,渤辽便宣布迁都朝阳,但不到数月即被渤海国攻破,渤辽政权宣告灭亡。
〖Five〗、公元761年,渤辽王室余部曾在朝阳南部建立西渤辽国,攻占辽北地区,渤海国当时刚刚经过对唐战争,已无抵抗之力,便迁入吉林,渤辽恢复政权以后,经过王室的决定,分为南渤辽和北渤辽!
〖Six〗、公元862年,黑龙江的女真政权南下消灭了渤辽国南北政权。
[Three]、陕博唐三彩胡人牵马俑的来历
〖One〗、1974年陕西省咸阳市契苾明墓出土。
〖Two〗、该俑头扎幞头,凸目圆睁,阔鼻大口,留有蓬松络腮胡须。威猛的胡人和骏健的胡马唐代绘画和雕塑艺术中最常见,唐代墓葬中深目高鼻外国人形象很多,反映长安城作为世界大都会开放与繁荣。由长安通向中亚、西亚以至于阿拉伯的丝绸之路是中国对外交通、贸易重要纽带,唐时这条商路更加繁荣,商队络绎不绝。
〖Three〗、唐朝鼎盛时期和3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友好往来,天宝年间全国人口8000多万,长安城近百万常住人口。那时的新罗,高句丽,百济,渤海和日本等周边属国的政治文化都受到其影响。胡人,过去是指粟特人,陕历博藏品这一位造型仰首咧嘴,似乎在训斥马或者骆驼,展示出一个生动真实的画面:胡商纷至沓来路上的一个缩影…
关于本次唐朝渤海产马和渤辽国真实历史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