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唐朝食邑有什么用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食邑与食实封的区别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One]、食邑与食实封的区别
〖One〗、“实封”和“虚封”的区别还是比较大的,比较典型的就是是否有封地及封地的军权。在唐朝初期,实封是存在的,但是到了唐末五代时期基本上已经是“虚封”了。而之所以如此与政治、文化、经济等原因有关,也和统治者的中央集权政策有一定的关系。
〖Two〗、食邑又称采邑、采地、封地,中国古代的卿、大夫世代以采邑为食禄,故称食邑。通俗一点就是封地,就是卿、大夫所封的田邑(包括土地上的劳动者在内),在食邑内享有统治权利并对诸侯承担义务。换言之,采邑主占有封邑内民众的劳动成果,以延续自己家族的生存与繁衍。
〖Three〗、食邑制度始于西周。西周推翻商纣王后,就对联盟中的有功之臣进行封赏,封赏的方式就是采邑制,它是西周统治的基础和官制的。
〖Four〗、根据功劳大小和血脉亲近,采邑的大小和距离都城的远近也就不同,名门望族采邑就越大,距离都城也越近
[Two]、唐朝千户候管辖多少人
〖One〗、唐太宗贞观十一年,定爵制九等:一等为王,食邑万户,正一品;二等为嗣王、郡王,食邑五千户,从一品;三等为国公,食邑三干户,从一品;四等为开国郡公,食邑二干户,正二品;五等为开国县公,食邑—干五百户,从二品;六等为开国县侯,食邑一千户,从二品;七等为开国县伯,食邑七百户,正四品上;八等为开国县子,食巳五百户,正五品上;九等为开国县男,食邑三百户,从五品上。
〖Two〗、各封爵还授给世袭的永业田,亲王10000亩,郡王5000,国公4000亩,郡公3500亩,县公2500亩,侯1400亩,伯1000亩,子800亩,男500亩。
[Three]、唐朝王爵制度
〖One〗、二曰郡王,食邑五千户,三曰国公,食邑三千户。
〖Two〗、四曰开国郡公,食邑两千户,五曰开国县公,食邑一千五百户。
〖Three〗、六曰开国县侯,食邑一千户,七曰开国县伯,食邑七百户。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唐朝食邑有什么用和食邑与食实封的区别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